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销售额升至13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猛增了54%。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等离子电视的销售额却减少了9%,降至36亿美元,仅为液晶电视的零头。
作为电视机制造商巨头之一的飞利浦,已停止了等离子的生产。三星42英寸等离子形同放弃,改攻50英寸大屏幕市场。日立等离子形势有所好转,42英寸全面进入高清时代,50英寸以低价抢攻市场,五一期间一度出现过1.2万元的超低价,在市场引起极大轰动。松下也跃跃欲试,准备推出42、50、58、65英寸全线FULL HD产品,而且50英寸新品50PV70C已上市,价格不到2万元。
作为全球仅有五家能生产等离子面板之一的LG电子,在这个低潮中,则有些一蹶不振。由于生产效率低下,LG宣布位于首尔东南部,一直采用效率低下的“一面取”技术生产等离子面板的A1生产线将停产,产量将从43万块降低到36万块,每年可节省成本2200万~3300万美元。
面对液晶电视全线飘红的危局,以及三星、日立、松下的接连出招,LG仅停产A1生产线愈显被动,必须主动出击才能寻求突破。LG已宣布将在第三季度生产32英寸等离子,同液晶电视争夺小屏幕市场。但是32英寸等离子能挽救LG的等离子业务吗?
目前三星、松下和日立寻求等离子突围的突破点一致地选定50英寸大屏幕,LG想另辟蹊径,同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是能否行得通呢?最初等离子阵营自恃大尺寸为优势,坚信液晶的优势在40英寸以下,等离子优势在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但是这种局面已经被打破,从今年开始40、42英寸开始爆发,并成为市场的主流尺寸。从全球市场看,40、42英寸液晶电视的份额已超过等离子,达到52%。国内市场已成为全球40、42英寸液晶电视增长最快的地区,份额达到72%。从液晶和等离子较量的角度观察,这个尺寸上,等离子已经彻底败给了液晶。
从液晶电视市场结构看,32英寸液晶的地盘也在萎缩,已逐渐让位给40英寸以上大屏幕,而且朝着46英寸以上大屏幕方向发展。当32英寸液晶电视份额日益萎缩时,等离子贸然杀入这个地盘,其经济前景并不看好。
等离子长期以来的一个问题是能大不能小,根本原因是技术上难以将像素做的更小。随着像素变小,将会出现亮度降低,发热量增高,寿命缩短等一系列问题。如果生产32英寸等离子,技术上将有很多难题需要克服,并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价格甚至比42英寸等离子还要高。而32英寸液晶电视价格下降幅度非常大,目前外资品牌中,东芝、飞利浦、日立已出现4999元的价格,国产品牌3999元的产品比比皆是。32英寸等离子已经没有任何价格优势,无法被市场所接受。
我们可以悲观地认为,LG的32英寸等离子将不会真正上市,仅仅是制造一个话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