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商和小偷的区别在于,他拿你的钱拿在明处;奸商和强盗的区别在于,他拿你的钱你是愿意的;奸商和骗子的区别在于,他拿你的钱拿比你还有理……不过奸商倒是和“流氓”很像——让你吃了亏却说不出来,俗话说“我是流氓我怕谁?”因此,对于奸商不可不防!
眼看又到五一七天大假了,以旅游和购物为主战场的黄金周商战战役即将再一次打响。所有的商家:守法的和违法的,黑道的和白道的,诚实的或者是js(奸商:网络用语)……无不“磨刀霍霍”,而我们——普通消费者就是他们眼中肥得流油的“牛羊”。也许有消费者说啦,我去国美、苏宁、大中这样的大卖场该没事吧?其实非也,记住那句话:无商不奸——这是老祖宗千百年来的经验总结。大卖场的奸商不过是不会使用假货、水货这样的“低级”伎俩,或者说是奸得有些“水平”——真正高水平的陷阱。
本来做买卖就是服务行业,销售人员热情一点无可厚非。不过这也要看人家是对消费者热情还是对消费者的钱包热情了。走入卖场,只要消费者在某个品牌前停留、观看,就会有一部分销售人员“急不可耐”的上前与消费者攀谈,一边介绍自己品牌的优点,一边向消费者推荐某某产品。那股子热情劲,消费者要不听上一阵子都会觉得不好意思。
这种推销方式主要出现在最靠近入口的展示厅,一般来讲销售人员希望通过这种主动的进攻,造成“陷入为主”的态势。拿怕消费者不买他的东西,只要他告诉消费者,他的产品多好多好,技术指标多高多高,价格如何优惠……以后消费者碰上那款产品,比如分辨率低了、亮度低了、价格个高了,消费者就会不由自主的和他的产品比较,而且认为他的更好。售货员的热情正好就是利用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惯性,来左右消费者最终的购买决定——这种热情服务可谓是真正的“糖衣炮弹”。
也许,直截了当的热情攻势很难让消费者掏钱包,但是“狡猾”的猎人的眼睛就厉害多了。那些真正有经验的销售员不会毫无准备的与消费者过招。他们就像非洲的猎豹,要经过细致的观察、缜密的思考才最终向消费者“下手”,而且寻求“一击必中”。等他们过来和消费者交谈的时候,他们已经大概分析完了消费者兜里装了多少钱,或者是想买多大的电视。
这类“猎人”的眼睛一般都藏在那些比较靠里面的展示厅。当有顾客踱步而至的时候,虽然销售员似乎还在和同伴谈笑,但是他们的眼睛已经移到了消费者身上:年龄、衣着、收入情况、主要观察了那些产品、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是一个人)都在他们猜测的对象之中。等他们认为消费者真的是要买产品的时候,他们才会过去向消费者介绍他们的产品,而且是有重点地介绍:消费者会诧异他推荐的真实消费者心仪已久的电视。对于售货员来讲,消费者已经是他快到嘴边的猎物,还是先“走为上计”吧!
买东西的时候,不单是平板电视,好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商品琳琅满目,但是很难找出最适合自己。其实这个道理,售货员也很清楚,因此他们会千方百计地给消费者建议,并且希望能够左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例如有人会说这个1920*1080分辨率的是真正的“高清”,能与央视的高清信号完全匹配;或者有人说等离子不好,现在我们卖的基本是液晶,等离子都没人要了……其实这些建议的目的都是要把消费者的决定倾向引向销售商家座希望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既然你拿不定主意,我的建议就不会白讲。甚至有的时候,售货员明知消费者已经看好了某款产品,也会极力的推荐其他产品,作最后一搏:因为不同产品的利润不同嘛。
对于售货员的建议,消费者要多留个心眼。首先售货员决不会“胡说八道”,除非他不想干了,但是售货员也不会说对自己产品不利的东西(哪怕实实在在的缺点,售货员也会说,这个功能根本没用,或者是现在产品都差不多这样,以此来掩盖):它所有的建议的目的只不过是让消费者买他的产品。
售货员只是售货员而已,不要相信他们的任何承诺,除非他能给你写在纸上。平板电视毕竟是当家的大件,谁都不会掉以轻心,在卖场选购的时候消费者都会尽量咨询更多的信息。比如液晶或者是等离子有没有坏点、出了问题怎么办;或者是什么时候能看上高清信号、看模拟电视效果怎么样等等。这个时候售货员往往会给你一个很满意的回答,比如说高清信号马上就接上了(马上是什么时候,不知道)或者我们的产品您放心,我们是大厂家大品牌绝对没有坏点……
这样的承诺无疑让消费者更放心,但是细想想,买东西的也就是一个售货员,他凭什么承诺这么多:其实人家早就想好,今天说了,改天不认账你也没证据!如果真的需要什么承诺的或消费者最好要售货员把承诺落实在书面上,“空头”的支票永远不能兑现,“空头”的保票永远保不了平安。
“恶意”的诽谤是素质最低的促销手段:简单讲就是为了卖出自己的产品,而故意贬低别人的产品。
这类诽谤的最初级形势是说别人的品牌不行、售后不行或者技术实力不行,总之一对虚的东西,根本是消费者无法求证的。而一些老售货员会明确的说出对方产品的一些缺点,并无限制的放大,然后再拿自己的优点来和对方比较——这一招杀伤性很大,因为就是懂行的人都可能被蒙掉,因为他指出的是别人实实在在的缺点,销售员要做的就是“添油加醋”。最没有水平的诽谤就是那种完全“嗤之以鼻”的态度:如果有人问XXX的产品怎么样,另一个品牌的销售人员就会说,“根本不行,千万别买”之类的话,总之就是一概的否定就是了。
其实,做生意的境界应该是:别人的好,我的更好,贬低别人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
消费者是善良的,但是这善良往往成了“好人”的“缺点”。销售人员往往在最后谈价格的时候来利用这一点,说些“实在不能再少了、公司规定我们也没办法”之类的话,并表现出一幅可怜兮兮的样子。于是我们善良的本性就被利用了,做下让步,不再坚持我们的底线,于是我们的钱包憋了。
其实这一招并不高明,怪只怪我们是太善良了。
大卖场中的消费陷阱远不止这些,但是这几个是最常见的。在这里面,售货员充分运用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最后让你高高兴兴的把钱掏出口来。其实,售货员的精明也并不是没有破解之道,关键的就是要消费者做到“心中有数”:要买什么,需要怎样的性能,这类产品价格如何等等——常言道不打无准备之仗。那怎么做到心中有数呢?常来pjtime.com看看是个不错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