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液晶、等离子、背投等平板电视日益走俏,进入许多寻常百姓家。但问题随之而来——维修费竟高于销售价。众多消费者只能放弃修理,家里积存的电子垃圾又多了一大件。
平板电视,为啥买得起修不起?这一难题如何破解?记者近日专访上海电子产品维修服务协会秘书长俞金标和电视机电子技术工程师芮和军,了解到市有关部门将与各维修企业协商,拟定合理统一的维修指导价,让百姓“买得起,也修得起”。
购机不到两万元 换屏竟要三万八
前两天,俞金标接到一则投诉。张女士花1.998万元买了一台液晶电视,搬回家没几天,不小心撞坏了液晶屏。到特约维修部一打听,说是换屏的话,要付3.8万元。张女士百思不得其解:买这台电视不到两万元,修一次居然要三万八?
“类似的投诉,我几乎每周都会碰到。协会一般会帮消费者找厂家沟通。”俞金标坦言,协商结果常令消费者不满意。“因为修比买贵,在平板电视市场比较普遍。”他认为主要原因是整机价格连年“跳水”,但零部件降价缓慢。
“比如在2003年,一台42英寸等离子电视,卖15万元很平常,其中显示屏的价格占一半以上。随着平板电视的飞速发展,这种电视的卖价现在已经缩水90%,卖1万多元;但零部件的价格只跌了一半,还是要价三四万元。”
俞金标分析,零部件卖高价可能有两个原因:部分生产厂家故意拖时间,通过打“擦边球”牟取暴利;也有一些企业,由于当年以高价进货,如今希望在零部件上挽回部分损失。“既然做这行,就应预测到潜在风险。必须把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不能把损失转嫁到他们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