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液晶面板四巨头限产救市 大削投资预算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都市报 更新日期:2007-02-26 作者:佚名
    液晶面板四巨头限产救市

  LG.飞利浦、三星、友达、奇美同时宣布削减液晶投资预算,欲平抑供过于求的局面

  Electiric

  appliance

  由于供需失衡引起的价格雪崩,正在让液晶面板厂商承受不断加大的市场压力。全球5大液晶面板厂商中的四家企业,日前都不约而同地表露了希望透过削减今年投资额度的方式,以达到中长期遏制供应过量的局面。

  尽管分析师们都对削资的保价成效报以悲观的预测,但都认为这可能会促使目前5大面板生产商实力对比格局发生改变。同时,国内的液晶面板厂商也将面对日益恶化的行业竞争环境。  

  四大巨头大削投资预算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日前的报道,包括三星电子、友达光电、奇美电子均将削减2007年设备投资预算。奇美电子电视面板事业处处长陈立宜向本报证实,奇美已经对外宣布了今年的设备投资额将减少三成以上的决定。而友达广电的有关人士则对此表示,总部仍在商讨是否要减少今年的投资预算,目前还没有最终定论。

  然而,友达光电已经在上周宣布,今年设备投资额度为900亿-950亿新台币,其中还包括2006年结余划归过来的150亿新台币,实际上比2006年的预算减少了三成。而三星电子则早在今年1月便宣布今年的设备投资预算将比上年减少19%,其中液晶显示面板的投资预算更是同比大幅下降了44%。

  至于LG.飞利浦(LG.飞利浦的液晶面板合资公司),则已在1月宣布停止建设液晶第8代线工厂,该工厂原定安装第5代和第6代的中间生产线——第5.5代生产线,批量生产用于笔记本电脑和大型液晶显示器等上的15.1英寸和15.4英寸面板。

  由于韩国与台湾的这四大液晶面板厂商掌握着约75%的全球液晶面板份额,上述厂商的投资削减,对行业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  

  面板价格下滑增上游压力

  业界认为相关面板厂商的决定与液晶面板产品的价格持续下滑密不可分。DisplaySearch 的数据显示,42英寸液晶电视的价格从去年10月的700美元下跌到目前的600美元,而且价格仍在下跌,部分品牌的42英寸产品在1月便已跌破600美元,而在液晶显示器方面,从15英寸到22英寸产品,在同期各有15-20美元左右的价格跌幅。

  面板价格下跌进一步反映为各大面板厂商的盈利水平下跌。根据三星电子2006年第四季度财报,尽管第四季度受到液晶季节性出货增长的业绩拉动,但来自液晶面板的全年收入预计只有6500亿韩元,对比2005年的7300亿韩元收入,出现了12%的收入递减。

  而友达光电的2006年第四季度财报则显示,尽管2006全年收入较2005年大幅上扬34.8%,但营业毛利只与2005年维持同一水平达290多亿新台币,税后净利更是出现了41.7%的跌幅。至于证实要减少设备投资的奇美电子,其今年1月的合并营收也较去年12月出现了0.5%的下跌。LG.飞利浦的财务状况更不容乐观:该公司在去年第2季度和第3季度分别亏损了3720亿和3820亿韩元,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的营业亏损纪录,更迫使LG.飞利浦LCD公司中断建厂项目。  

  限产只是一时之计?

  “我们认为目前液晶面板市场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失衡局面,通过减少投资,从产量上控制价格下跌的速度,应该对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有一定作用。”陈立宜说。

  赛诺市场咨询分析师文建平认为,在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场,的确是产能比需求量大,只有46、47英寸的面板需求较旺盛。“参照目前6代、6.5代、7代线的布局来看,如果奇美和友达进一步扩产,那么供需失衡会进一步加剧。”

  据介绍,液晶面板产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规模经济效益明显,拥有越多越先进生产线的公司越能占据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据悉,目前全球排名前五位的液晶面板制造商全部拥有3条或以上的生产线。

  而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行业中各厂商都需要进一步寻求规模经济的支持,这意味着投资和产能的双重增长。从该角度看,削减设备投资额更像一时之计,而非长久之策。  

  限产难挽面板降价大势

  而在对待不断加剧的竞争局面上,除夏普外的四大面板厂商选择的是防守性的竞争策略。陈立宜对此直言,奇美电子的投资削减决定,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稳定液晶面板价格。“我们预计这种效果在一年半后将有所体现。”

  LG.飞利浦也在上月表示,预计今年液晶面板将出现更加激烈的降价,并不排除为稳定价格,在今年第一季度减少面板供应量的可能。

  但分析师们则对四大面板巨头以削减投资来维持面板价格稳定的做法并不认同。“液晶面板价格还会持续走低,预计今年的降幅将在20%-30%之间,反映在整机上更将会高于这个下跌幅度。”Dis-play Search中国区经理张兵说。文建平亦表示,尽管全球范围内没有出现液晶面板成本的明显下降,但其价格却一直在降,源头是上游厂商竞争的加剧。

  iSuppli方面日前也预测,今年第一季度液晶面板价格仍将一路下滑。其中,预计32英寸液晶面板价格在3月将跌破成本,降到300美元以下,37英寸面板的价格亦将在未来数月内接近32英寸面板的价格。  

  旁边报道

  夏普扩产计划维持不变

  然而在四大液晶巨头表示要缩减生产线之时,全球第5大液晶面板厂商夏普却表示,今年将维持原有的投资水平。业界猜测,夏普维持投资额度的原因,源自其比预期良好的2006年第三季度(截至去年12月31日)财报。据悉,报告期内夏普的销售额同比上升12%,达8200亿日元,净利润亦同比上升8.5%至285亿日元。夏普公司社长町田胜彦把夏普可喜的盈利增长,归功于在产品线的引进上速度快于三星电子等竞争对手。

  打算乘胜追击的町田胜彦在今年1月宣称,公司也许需要再建一座面板生产厂以保证利润的稳定增长,同时也是为了确保夏普能在2010年拿下整个平板电视市场10%的份额。夏普方面也同时透露,预期在下一个财年液晶电视机销量将增加50%,而下一座生产厂的投资兴建计划将在今年夏季确定。此前传言夏普计划与深圳市政府以及TCL集团合资兴建一座总投资约10亿美元的液晶面板生产厂,但夏普对此予以否认。

  夏普的进取性表态一方面说明,尽管液晶面板市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供需失衡,但拥有更强竞争力的厂商仍可以杀出一条血路。  

  分析

  全球液晶上游产业酝酿变局

  根据Display Search的检测数据,LG.飞利浦是去年液晶面板销售的冠军,第二名为三星电子,第三名则为友达光电。若按照收入衡量,则由三星电子以34.8亿美元的营收高居榜首,LG.飞利浦名列第二,友达光电居第三。

  由于市场三甲之间的差距很小,各大面板厂商的投资削减计划给予了台湾面板企业可乘之机,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写市场排名。  

  友达光电发货量超三星

  其中,友达光电在去年底合并原台湾面板五小虎之一的广辉电子,令友达光电的全球份额益发逼近三星电子和LG.飞利浦。与此同时,合并也提高了友达光电液晶面板的发货量。据悉,在去年第四季度,友达光电的液晶面板发货量首次超过了三星电子。

  数据显示,友达在去年第四季度内发售出了1660万片大尺寸(10英寸以上)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2450万片中小尺寸的面板,同期三星(不含其与索尼的合资面板厂S-LCD的统计数字)发售的大尺寸面板数量为1550万片,中小尺寸面板数量为2480万片。

  赛诺市场咨询分析师文建平分析认为,友达光电的电视用液晶面板产量在今年有望夺得全球第一,而三星此前的规模优势将在其削减投资的情况下被弱化,加上台湾厂商一向的强项是进行成本控制,韩国厂商面临的挑战会增大。他大胆预测,台湾厂商今年在电视用液晶面板市场的全球合共份额将会超过33%。

  但另一方面,LG.飞利浦的扩产计划也没有受到投资削减的明显影响,这将对友达光电谋求面板霸主地位之路构成一定威胁。LG.飞利浦日前表示,将把其7代线工厂的月产能在今年第三季度从9万片玻璃基片提升到11万片,在2006年第四季度,该工厂的平均月产能只有7.8万片,这些基片可切割为42英寸或47英寸的面板。  

  投资中国市场成制胜关键

  可以肯定的是,奇美电子与夏普要从后追上液晶面板前三强的份额,难度仍很大。以在去年排名全球第四的奇美电子为例,其与第一名的份额差距有10%。台湾和韩国的面板厂商也由此激化了相互竞争的态势。据悉,2007年奇美电子的资本支出为LG.飞利浦的两倍,而友达光电900亿-950亿新台币的预算也大大超过了三星14.1亿韩元的投资规模。

  其中奇美方面今年资本支出的重要项目,便是位于广东南海的液晶显示器模组项目。据悉,该项目计划于2007年底投产,预计2008年第四季度月产量可达200万片,预计总投资将超过20亿美元。在中国大陆,台湾面板厂商同样面临LG.飞利浦的步步进逼。LG.飞利浦在中国的两个液晶面板生产项目已经在2月8日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其在广州和南京的项目年产能将分别达4440万片与900万片。

  因此,尽管友达光电有削减投资的意愿,奇美亦证实要减少设备投资,但其相关人士都向本报证实,削减投资对其在大陆的增资布局不会有任何影响。这表明台湾厂商日益意识到,结合其自身的成本控制经验与大陆的产能优势,将是在下阶段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所在。  

  国内市场

  国内面板三企业抱团求存

  上广电、京东方、龙腾光电谋求产能合并后跃升产业前列

  在韩国、台湾的液晶面板厂商都苦恼于价格下滑对其利润的侵蚀,而不得不作出削减投资的决定之时,对于尚处于规划期的国内面板厂商上广电、京东方、龙腾光电三方的合并压力陡然增大。

  这意味即使上述三方花费巨额投资达成合并案,但利润下滑风险与恶化的行业竞争环境都为其作为行业新生儿的前景蒙上阴影。与之情况相似的还有深圳的聚龙光电项目,该项目在各方成员迟迟未能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同样前景难测。  

  国内两大项目迟迟未拍板

  此前上广电、京东方、龙腾光电联合发布公告,称三方将进行TFT-LCD 业务整合,统一运营三集团旗下的液晶面板业务,并表示新公司产能将能超过台湾的中华映管,成为全球领先厂商之一。

  从上述三方提出的比较参照——中华映管的情况看,其全球市场份额在去年保持在3%-7%间,排在LG.飞利浦、三星电子、友达光电、奇美电子与夏普之后居全球第6(据Display Search市场检测数据),而上广电、京东方、龙腾光电三方的全球份额简单叠加则约为6%,双方实力的确不相上下。

  但在市场状况急剧改变的情况下,目前三方合并的最终方案仍处于利益博弈阶段,各方持股比例并没有定案,但中华映管却已在去年取得22.4%的年净销售增长,达1260多亿新台币,而其大尺寸面板的出货量也大增53.2%。

  由此看来,上广电、京东方、龙腾光电与中华映管的距离正在拉大——上广电NEC一直在盈亏平衡点徘徊;京东方投建五代线后一直亏损,2006年前三季度亏损达16.26亿元,预计2006年全年继续亏损;龙腾光电设计产能为9万片,但因为销路不畅,产能一直无法全开。

  而之前作为深圳聚龙光电项目的重要成员的京东方,也在明确与上广电、龙腾光电的合并后,被传由于资金压力而考虑退出聚龙项目。目前仍然作为聚龙光电成员的彩电业巨头创维、长虹、康佳、TCL以及深圳政府,都没有对外透露该项目的最新思路,聚龙得以切入液晶面板行业的时间更是无法得知。  

  国内面板产业夹缝中生存

  在国内液晶面板上马时间仍如雾里看花之际,国际面板巨头的入华策略却是坚定不移,随着LG.飞利浦、友达光电、奇美电子等韩台两地厂商,乃至未来也有可能投资大陆的夏普在中国完善布局,留给京东方等三方以及聚龙光电项目的时间和空间已然不多。

  中原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时红分析认为,随着面板行业马太效应的强化,通过合并来提升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以求化解产业周期波动风险,仍是下阶段国内液晶面板行业的发展战略。他认为,若能规避惨烈的价格战和其他恶性竞争行为,则中国厂商在TFT-LCD产业中仍有机会奠定相对优势地位。  

  个案

  京东方进军下游整机产业

  对日韩液晶面板企业而言,尽管产能或会被台湾对手企业超越,但其未来的筹码在于其都拥有终端品牌,三星、LG、索尼、夏普皆属此列。而作为国内液晶面板产业的代表企业,京东方亦于日前宣布,将进军下游整机市场,建立终端品牌。

  据悉,京东方日前宣布,将向旗下全资子公司北京京东方专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增资4000万元,以建设液晶专用显示产品项目和数字视频项目。京东方表示,液晶专用显示产品项目针对民用高亮显示器、车载、楼宇、医疗和特种显示器市场,目前其专用显示公司已自主成功研发了加油站高亮显示器、列车车载液晶电视、楼宇广告机、医用智能电视、医用高灰阶显示终端和特种加固、高亮液晶显示器,更在2006年与加拿大的PTL公司、中国广源传媒公司、中铁一品公司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和销售合同。

  至于数字视频项目,京东方预计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的需求量将持续大幅增长,为此定位于向欧美出口具备内置DVB-T及ATSC字电视接收功能的中小尺寸液晶电视和向国内品牌整机厂商销售具有I-module技术的液晶电视、显示器及面板产品。  

  记者观察

  限产无异于饮鸩止渴

  四大液晶面板巨头作出的削减投资决定,表面看似能短期遏止面板价格的下滑速度,但却无法阻挡价格下降的整体趋势。相反,因为限产,一些企业或会失去市场机会,进而影响企业经营情况。

  四大巨头欲通过缩减投资来限制未来的面板供应,从而稳定面板价格,改善企业经营。但液晶面板行业不同于石油行业,通过变相限产来提价,难道较大。与石油、天然气等垄断性资源市场不一样,液晶面板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这意味着行业内各企业难以像欧佩克成员国限产石油来拉升产品价格,因为面板产品的可替代性相当明显。

  从目前的情况看,即使LG.飞利浦、三星电子、友达光电、奇美电子都进行限产或减产,夏普与中华映管等替代性企业亦将迅速抢占上述企业不能满足的市场需求。即使这些替代性企业的产能无法完全填补上述四大企业的产能空缺,但丧失市场份额这一风险却是任何一家企业都难以承受的代价。

  这意味着面板企业需要从行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去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成熟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是无法避免的命运,与其被动地采取“拖字诀”来减缓价格下滑速度,不如尽早明确自身在降价大势之下的发展战略。

  众所周知,液晶面板行业对配套企业的要求相当高,往往需要上百家配套企业来建设一条完整的生产线,企业能否尽快实现生产线的整体输出,便决定了其能否在全球各地市场保持不败之地。以中国市场为例,在业界明确了其将成为未来的全球面板中心后,各大面板巨头纷纷加快了布局中国的步伐。这显然比削减投资更具有长远价值。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