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预计,2007年中国市场平板电视销售量将突破750万台。在经历了2004年之前的培育期、2005年的启动期以及2006年的规模扩张期之后,伴随着国外品牌加大中国市场产品推广力度以及国产品牌平板电视产业的迅猛发展,2007年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平板电视集中降价潮会否继续?包括液晶、等离子、CRT在内的彩电市场格局将如何变化?平板电视营销重点是否将加速向二、三级市场转移?请看本报记者发回的相关报道。
大尺寸平板成为消费热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电子商会联合完成的调查显示,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07年平板电视的需求增幅开始放缓,市场需求量将达到750万台,液晶电视需求量增幅明显,预计比2005年增加250万台;等离子电视需求平稳,预计比2005年增加25万台。调查机构中怡康预计:2007年中国市场平板电视销售量将突破750万台,到2010年平板电视销售量将全面超越传统CRT电视。
专家估计,大尺寸的平板电视正在成为消费者的“新宠”,其中40英寸以上大屏幕平板电视的购买预期接近40%。随着平板电视技术日臻完善,“大尺寸”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从32英寸以上到37英寸以上,再到40英寸以上。这反映出消费者对大尺寸彩电的强烈需求趋向。据介绍,随着大尺寸液晶屏的大量生产,大尺寸液晶电视的价格下降趋势明显,尤其是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液晶和等离子正在展开激烈竞争,等离子电视需求将维持在35%左右,占整个平板电视需求的15%。由于产品尺寸丰富,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液晶电视销售已全面压倒等离子电视。报告预测,未来市场发展会呈现一种差异化的营销,液晶主推46英寸、47英寸电视,等离子将专注于50英寸电视。这些高价值的产品将为企业带来高额的单品利润。
长虹:平板电视发展重点锁定等离子
回顾2006年,整个平板电视市场新品发布频率极高,部分企业全年发布系列新品4次至5次,新品型号达到100种以上。在等离子电视市场,销量已经逐渐集中到长虹、TCL、海信、松下等品牌上,与之相对,创维、康佳、索尼、东芝则将重点放在液晶电视上。这是不是意味着平板电视将逐渐取代传统电视?液晶与等离子的市场份额在2007年又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日前采访了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德轩。
记者:液晶(LCD)和等离子(PDP)各自的特点是怎样的?
郭德轩:PDP是为电视而生的产品,LCD是为信息显示而生的产品。自从LCD显示器发明以来,LCD大量使用在电子手表、电子仪器显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等静态显示领域。PDP更适合观看数字电视、电影,LCD更适合观看节奏比较缓慢,信号格式比较高的下载影片和碟片。虽然等离子与液晶电视各具优缺点,但在大尺寸显示领域,等离子电视要明显优于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除了具有LCD电视平、薄、体积轻、防爆、防辐射、安全性好等优点外,还有其他优势:PDP电视机比较容易实现大屏幕(36英寸至80英寸)和超大屏幕(80英寸以上);可视角大;响应时间短,运动图像拖尾时间短,动态清晰度高;PDP不像LCD采用背光源,而是和CRT一样采用R、G、B三色荧光粉发光,对比度高,图像层次感强;可以实现全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