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高清Full HD规格全面开花
1.全高清液晶电视高度普及
全高清,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高清电视(HDTV)标准中最高档次的一种分辨率规格。简单的说,拥有全高清的电视机,必须要拥有1920×1080的物理分辨率,此外,屏幕的宽高比也要满足16:9的比例,只要满足了这两个物理指标的电视,都可以称之为全高清平板。
对于全高清,目前全球范围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识。一般由各个企业自行设计全高清的符号。目前市面上比较常用的有“FHD”、“Full HD”、“1080p”、“Full HD 1080p”等标识。基本都采用黑底加黄字的设计样式,非常醒目。
全高清在07年的普及,主要得益于液晶电视阵营的贡献。对于占据了平板电视整体份额2/3强的液晶电视,持续延续了06年的井喷行情。但是和06年不同的是,07年的液晶电视,无论是从32寸的起步机型,还是到52寸等级的量产型大尺寸电视,全高清FHD规格已经成了所有品牌,各个型号征战市场的必配武器。如果说06年拥有全高清还是少数高端机型的特权,那么07年则是真正的全高清普及年。
07年全高清液晶电视的普及主要来源于上游面板厂商的产品升级,以及全高清面板大规模量产后成本的大幅降低。06年的时候,除了台湾的部分厂商可以提供相对廉价的全高清液晶面板,世界其他的面板大厂的全高清产品不仅数量少,而且价格也非常之高昂:当时一台普通的全高清42寸电视,售价都要过2万人民币。到了2007年,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电视面板厂都实现了40寸以上大尺寸电视面板的全高清化和规模化生产,而部分日系面板厂商,如夏普、IPS-Alpha,也在32寸等小尺寸电视面板领域成功实现了全高清的产品升级,为全高清在液晶电视领域的标准化扫除了最后的障碍。
采用奇美面板的东芝42C300C,全高清,画质得到很多用户的称赞
在2007年,以往一直受到颇多非议的台湾产全高清液晶屏,整体面貌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改观。台湾两大液晶面板巨头的友达和奇美,一直是全高清的坚定支持者,在全高清面板领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金。以奇美电子为例,通过和夏普签订的为期5年专利交叉授权协议,奇美于2007年开始生产拥有和夏普原装屏性能几乎一致的全高清面板,并且被东芝、飞利浦、创维、康佳等国内外众多厂商采用。总的看来,台湾产液晶电视面板的整体性能已经和日系、韩系产品不相上下,而这也预示着全高清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成熟的技术。
索尼的目前拥有4个系列的全高清产品线,非全高清产品线则缩减到2条
伴随着上游面板厂商的产品升级,在终端市场上的液晶电视,同样出现了爆发的局面。是否拥有全高清规格已经不再是高端机型和低端机型的主要差异。以老牌电视厂商索尼为例,其在8月推出全高清的X和W系列液晶电视后,又迅速于9月底推出了定位入门级的全高清F系列液晶电视,实现了全高清产品线完善的高中低组合。而其他的一线品牌也纷纷完成了类似的产品线布局,让消费者拥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虽然液晶电视在07年顺利的实现了规格的更新,但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全高清在国内距离实用还有一段距离。首先,国内的数字电视标准虽然已经敲定,但是真正符合高清标准的节目源不尽数量稀少,而且收费昂贵,严重妨碍了用户的使用热情。其次,HD-DVD、蓝光DVD等高清播放机、高清片源虽然在北美等市场占有量慢慢扩大,但是在国内市场并没有任何动静,这种境况到2008年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改观。全高清的价值因此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而液晶电视的全高清,则在相当程度上成全了国内众多年轻的HTPC用户,成为年轻人的一场盛宴。
经过2007年的高速发展,可以预见2008年的液晶电视市场中,全高清规格将成为绝大多数液晶电视的标准配置,而且短时间内也不会出现比全高清规格更高的产品出现。而曾经困扰广大消费者到底买不买全高清液晶的问题,也将变成到底购买哪个品牌全高清液晶电视的问题。
编辑点评:全高清的确是一个好东西。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放大全高清在电视机整体指标中的地位。毕竟要实现良好的收看效果,优秀的图像处理技术才是最见厂商实力的地方。而对于普通的消费者,特别是以收看有线电视为主的消费者,面对铺天盖地的全高清液晶电视依然要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毕竟1366×768的高清电视在市场上还是非常常见的机型,不仅价格比全高清机型还能再便宜不少,在收看有线电视时也不会比全高清的机型有丝毫逊色。所以按需而动,保持冷静是对待全高清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