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被国产彩电企业竞争弃之不用的“杀手锏”--价格战,现已被外资品牌运用得如火纯青。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每逢重大节假日,外资品牌平板电视都会在大城市中的苏宁、国美等连锁卖场渠道展开大幅低价促销,今年“十一”黄金周也不例外,部分外资品牌平板电视价格底线直逼国产品牌同规格产品,靠低配低价机型冲击市场,加上外资品牌固有的品牌影响力拉动,便形成了“十一”黄金周期间外资品牌平板电视在大城市国美、苏宁卖场销量的帐面“胜利”。
市场专家认为,外资品牌的这种低价抢市其实是短期行为,而曾把天价的平板电视快速推进普及时代的国产品牌,最善打的就是持久战。现阶段,国内平板电视销售不仅局限于一线城市,更不仅局限于苏宁、国美等大连
锁渠道。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调研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二、三级城市市场平板电视销量比重迅速攀升,已达到40%,而苏宁、国美等连锁渠道平板电视销量占所有渠道的份额也逐渐减少,已低于70%,外资品牌在二、三级城市市场还没有形成气候,大连锁以外的渠道布局也还未成体系,纵观全国平板消费市场,国产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接近70%,创维平板已连续保持了三年的市场领先地位。
有关专家指出,现阶段国产彩电品牌的市场领先与二、三级城市市场平板电视需求规模的迅速提升有关,创维等国产彩电企业在二、三级城市的网络优势是外资品牌所无法达及的,这一部分新增市场基本被国产平板品牌把持。
早在2004年下半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创维、海信异军突起,带领中国品牌,依靠产品高性价比,逐渐超越并拉开与外资品牌的差距,形成了目前创维、海信、康佳、长虹、厦华等国产品牌全面领跑的格局。
现阶段,中国平板电视全年需求接近800万台,并以60%左右的增幅保持平稳增长,越来越大的市场容量,诱使外资品牌使用非常规手段加大推广力度,短期内市场份额迅速提升,其中以三星表现最为突出。中国电子商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家电课题组《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竞争形势综合分析报告》分析指出,外资品牌平板电视在大城市市场份额的增长,除得益于品牌力的拉动,更多的是靠四大法宝:使用低配低价产品促销;常规机节前涨价,造成节日大幅降价表象;低价诱导,提前预售;批发转零售等。国庆期间记者了解到,中外品牌平板电视“价格倒挂”现象较为普遍,创维一款包含技术创新的“CooCaaTV”液晶电视平均单价都超过同规格外资品牌液晶电视,同时还有一款海信32英寸真+120Hz液晶电视甚至高出同规格知名外资品牌产品500多元……。对于外资品牌低价格竞争,从信产部《1-8月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也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外资企业的利润率低于全行业平均增速10.6个百分点,并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有市场人士不无忧心的认为,长此以往使用这种营销策略将会对外资平板电视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建立起的高品质、强功能的品牌形象产生强力的冲击。
与此同时,中国平板彩电企业在具备了一定市场份额基础上,将关注重心全面转向产品价值的提升和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售后服务上来。通过整合创新技术打响平板市场“价值战”,将竞争立足点放在高品质、高性价比上。
在十一之前,中国国内品牌高技术含量产品纷纷登场亮相,如:长虹冠军系列电视、创维全首款能解码高清RM/RMVB格式流媒体文件的“CooCaaTV”(酷开)系列液晶电视、康佳的运动高清液晶i-sport36系列有效解除液晶电视显示运动画面拖尾、抖动顽疾、海信120HZ真+系列运动高清产品、厦华运用“MEMC+”极速畅影技术和“10Bit技术”的“蓝极”系列液晶新品等等,都体现中国彩电企业各自独特高、精、尖端技术的产品。
另外,中国彩电企业积极向上游产业链延伸增加了竞争砝码:厦华与中华映管合作率先打通了平板电视产业链的垂直整合、长虹巨资打造国内第一条等离子屏生产线、海信国内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9月顺利竣工投产、创维建成全国最大平面显示产业基地的投产实现了平板电视的资源整合和管理整合……等等。
而在售后服务方面,创维、海信、长虹、康佳、厦华等主要彩电巨头对平板电视主要部件承诺保修三年,大大超越外资品牌一年的保修标准,赢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记者注意到,在外资品牌平板电视不断大幅降价给国产品牌带来挑战的同时,中国平板电视企业正以高品质、高技术含量产品,高保障的售后服务,赢得消费市场的认可,稳保全国市场70%的销量份额是给外资品牌低价竞争最有力的回击。同时,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上份额也不断提升,据了解,今年“十一”黄金周创维42寸以上高端液晶对其销售额的贡献率近60%,此项指标同比今年“五一”增长近20%,实现了结构性的利好转身。
在本次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竞争态势研讨会上,创维、海信、长虹、康佳、厦华等主要国产彩电企业共同呼唤价值竞争的理性回归,中国平板彩电企业正步入健康、理性、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