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母晓洁
日本彩电企业无论在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都是一支劲旅,虽然近年来增长乏力,但不乏实力。索尼特丽珑创造了CRT电视时代的神话,夏普成为液晶时代的技术霸主,先锋和松下则创造出了最尖端的等离子电视。日本彩电企业有诸多共性,但彼此之间又理性地采取差异化策略。在共性和差异化战略的作用下,日本彩电企业在中国的彩电市场上,历经1996年和2005年,即CRT时代和平板时代的两大拐点。
尽管日企近些年来增长乏力,屡屡遭遇三星、LG等韩企的强劲挑战,但作为整体作战的力量,索尼、松下、夏普、东芝、日立、JVC、先锋、三菱、三洋等组成实力强大的日本军团,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仍然令韩国企业仰望。
“日企以技术至上,突出产品品质,具备优异的工业设计水平,生命力顽强。但在成本控制上,不如韩企和欧美企业,韩企和欧美企业经常会在设计研发产品时因成本过高而放弃,而日企则能在产品精益求精的原则之下,仍坚持研发。”某日本消费类电子企业中国区高级公关专员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如下表述日企的共性。
日企与韩企相比,区别是日企擅长质量控制和精细化设计,具有更强的品牌优势和技术实力,但以三星为首的韩企则相对日企具有更全面的优势,在渠道、价格策略和垂直整合方面,日企与以三星为首的韩企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近年来受到了韩企的强劲挑战。
日企与欧美企业相比,不同点在于日企的制造业很强,擅长外观设计,相信技艺超群主宰市场。日企一直以来拥有全球彩电市场的技术话语权。而欧美企业则注重以商业模式取胜,相对注重成本控制,欧美企业会因成本太高而放弃产品研发。
具体到彩电产品的市场表现和策略,赛诺市场研究公司AV事业部高级研究总监盛哲认为,日企的共性表现如下:
一是走势稳健,无论是CRT时代还是平板时代,日企一直在全球市场上攻城略地,表现强劲,没有大起大落的表现。
二是突出产品品质,坚信以产品质量取得市场份额为载体。
三是产品策略调整迅速,从2005年开始,日企全部将彩电产品锁定平板电视,不去理会CRT电视,要么选LCD电视,要么选PDP电视,要么两者都做。
四是策略重点相似,从2005年开始,将平板电视的产品重点放在高端大屏身上,而在2006年,调整为高中低端产品全线布局。
五是在价格策略方面,日企虽然参与了价格战,但力度并不大,很少杀非常低的价格取得市场份额。以索尼和三星为例,进行日企与韩企的对比,索尼虽然也打价格战,但其产品均价高于三星的产品。
日企的理性不只表现为不血拼价格,走势稳健,而且表现在彼此默契地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实施了共性之下的差异化策略。这一点与中国彩电企业几乎都把重点放在液晶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夏普因无相关自主关键器件的技术,完全不碰等离子和背投电视,只专注于液晶电视,并成为液晶的技术霸主。目前其液晶产品线最为丰富,有37英寸、42英寸、46英寸、52英寸、57英寸、65英寸及108英寸等。
索尼无法掌握等离子面板,前些年放弃了这一业务,目前重点放在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液晶和LCOS背投电视之上。今年12月,索尼全球首台11英寸OLED电视将上市,意味着其寄望于未来在OLED电视业务上抢占制高点。
松下和日立在中小屏幕做液晶,大屏幕做等离子,但在等离子策略上,松下和日立也绝无雷同,松下侧重在42英寸市场开发高清甚至全高清产品,而日立的重点则在50英寸以上的市场上。
东芝也曾中途放弃了等离子业务,现在重点是液晶电视。由于失去了掌握平板面板的技术先机,东芝曾联手佳能共同开发SED电视,但SED缠上专利官司,东芝也退出了SED业务。最新的消息是,东芝近日宣布将于2009年推出OLED电视,意欲在这一新兴电视领域抢得一杯羹。
JVC并非彩电业的领军者,在平板电视处于被动的局面之下,全力发展其拥有关键技术的LCOS,并推出了全球最大的110英寸LCOS背投电视。
先锋仅专注于等离子面板和等离子电视的制造,在等离子策略方面,与松下日立不同,定位最高端。
在共性和差异化战略的作用下,日本彩电企业在中国的彩电市场上,经历了1996年和2005年发展的两个拐点。
CRT时代的1996年是日系彩电在中国市场的第一个拐点。1996年3月,长虹向全国发布了第一次大规模降价宣言——降低彩电价格8%~18%。此后,彩电价格战正式展开并延续下来,以康佳、TCL、长虹等为代表的中国彩电企业发起一轮轮的价格战。
这场价格大战,直接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中国彩电三强(长虹、康佳、TCL)格局形成,中国品牌开始主导彩电市场;二是日系主导时代的结束,此前,日企普遍以领导者形象出现,此后则逐渐走向萎靡,徘徊低谷,多年没有实现大的改观,还受到了韩企和欧美企业的严峻挑战和威胁。
当然,不少人认为,日系彩电最辉煌的时代莫过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消费者普遍以买到日本彩电而自豪,日立,东芝,三洋,松下,索尼等成为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但某日本消费类电子企业中国区高级公关专员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那段辉煌的历史需要辩证看,那时,中国人均收入较低,消费力水平不高,当时的中国市场相对于现在,并不算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彼时日企在中国市场的辉煌也是相对的。
平板电视时代的2005年是日系彩电在中国市场的第二个拐点。此后,日企在中国市场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整策略,逐渐取得了良好业绩。
一是中国市场已与上世纪80年代的消费力水平不可同日而语,日企更为重视中国市场,甚至表示“不在中国市场成功,就会在全球市场败北”。绝大多数企业都将品牌战略放在首位,企图以此唤醒人们对其在上世纪80年代的品牌记忆。
二是产品策略迅速调整,从2005年开始,日企全部将彩电产品锁定平板电视,果断丢掉CRT电视这一市场包袱。
三是平板电视的产品重点转向了高端大屏,不过,到了2006年,就调整为以中高端产品为主,以低端产品为辅的高中低端产品全线布局。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叶平表示,2006年年底,索尼推出U200、V200、X200系列40英寸液晶机型,U200系列为低端机型,是抢市场的主力,对其40英寸液晶电视的销售额贡献率达46%。
四是在价格策略方面,不再固守高价格,从而2005年下半年开始动用了低价手段,与国产品牌和韩国品牌开打价格战,并在2006年“十一”发起的价格战后取得明显成效。日企靠低价赢得了市场,但同时也靠中高价位赢得了利润。
仔细分析日企在中国从1996年开始低迷的根本性原因正是其共性所致:表现理性稳健的另一面就是策略不灵活,难以随机应变;而在2005年开始恢复的根本性原因则是缘于一系列的策略调整:由忽视中国市场到重视中国市场,市场策略更为灵活,走出了被动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