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黄金周向来是彩电厂家的必争之时。2007年,这一情况仍在继续。市场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期间,外资品牌依然是价格战的主要发动者,索尼、松下热门机型的降价幅度高达4000元。
而同时,信产部出炉的《1至8月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称,由于价格战等原因,外资企业的利润率水平已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由于上游面板资源紧张,面板价格回升,整体而言,今年“十一”黄金周,平板整机企业并无太大的降价空间。
市场数据显示,今年“十一”,价格下调幅度最大的是索尼和松下两大外资品牌。黄金周期间,索尼的BRAVIA 液晶电视和松下的VIERA 等离子电视两大系列的主力机型纷纷跳水,索尼的40V300A从原本12000元价位降至8000元价位,松下42PV70C也从上市价12000元价位降至8000元价位。
除索尼和松下之外,夏普AQUOS 液晶电视的G7、B7等旧机型价格降幅在2000至3000元左右,三星M8和R8系列的降价幅度也在1000至2000元左右。
卖场方面表示,经过这轮降价之后,外资品牌和国产品牌的价位基本已经相当,国产品牌很多高端产品的价格已经高于外资品牌的低端产品,长期以来国产品牌对外资品牌保有的明显价格优势已经消失。
外资持续的价格攻势带来了市场份额的显著提升。虽然没有透露具体数据,但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在近日的国产平板彩电企业高峰论坛上再次默认了国产品牌失利的现状。杨东文称,“随着国产液晶显示屏(含等离子)生产的发展,相信通过同行们的共同努力,发挥国产优势,平板彩电完全可能再现CRT时代的辉煌。”
与杨东文相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主任、彩电专家陆刃波的看法更加激进。在10月11日召开的“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竞争形势研讨会”上,陆刃波表示,部分外资品牌已连续3年打起旺季价格战,继续采用拼价格、拼材料的低端方式图利市场,是近年来常见于消费电子产业的战略衰退的典型迹象。
信产部《1至8月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也显示,“1至8月,外资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率已远低于全行业平均增速,占全行业的利润比重已开始有明显的下降。”
陆刃波表示,纵观整个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上游技术、面板供应等开放化,同时下游竞争日趋充分,外资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战略衰退现象不时发生。
不过,对于价格战的最终受害者,长期关注中国制造问题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王珺认为,目前来看依然是中国企业。
王珺认为,长期的价格战已经深深地伤害了中国彩电企业的研发能力。国内彩电企业此前发布的2006年年报及2007年半年报均显示,彩电行业进入平板时代后,企业的利润水平不升反降。而平板业务自身更是长期存于亏损的传闻之中。
而陆刃波也承认,与国产品牌相比,外资品牌不仅在整机方面赚钱,同时还在上游面板领域赚钱。这意味着,即使整机方面利润下滑,外资依然能够通过上游领域的巨额盈利主导整个平板产业。
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制造商LPL由LG和飞利浦合资建立,其最新公布的第3季度财报显示,仅第3季度企业的净利润就达到5.65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过去三年内中国所有彩电企业的净利润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