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数字电视高速发展。随着数字电视国际化大环境的逐渐成熟,再加上2008奥运会作为加速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引擎,数字电视将以各方面压倒性的优势,翻开2007年崭新的一页。
标准出台树立行业规范 产业发展带来市场繁荣
之前我国数字电视标准迟迟未出台,阻止了资本的大规模进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数字电视的进程。如今数字电视相关标准的出台,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意味着真正的数字高清晰电视的时代的到来;对于整个行业,将促进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对数字电视市场的规范;同时市场的规范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终端产品的规模化发展,规模化的发展又将促成电视产业的更大的发展。
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产品认证中心获悉,到目前为止认证通过率为72%。其中TCL、厦华、海信、长虹、创维等中国品牌,松下、索尼、东芝等外资品牌,共23家企业的106个型号的产品通过了数字电视清晰度认证;长虹、国微、大唐等10家企业的19个型号的产品通过了机卡分离认证。13家获证企业向认证中心申请了数字电视显示器高清认证标志,部分企业已经在相应型号的销售产品上粘贴了认证标志。我国数字电视显示器产品通过行业标准的贯彻实施,行业得以有效的规范,促进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目前,我国消费者已拥有电视机3.6亿台,除1.12亿有线电视用户外,其他都是数字电视的潜在用户,另外还有近千万台车载和手持移动电视的潜在用户,数字电视蕴含的商机可谓巨大。数字电视相关标准的出台,加速了中国电视整体数字化的进程,解冻了市场产业链,由此带动的产业链市场价值将以千亿元计算,机顶盒制造商和网络运营商于此也将获得巨大商机。根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类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家电课题组共同发布的《07’国内平板电视消费市场需求趋势预测》预计,2007年国内平板电视需求总量达750万台,其中液晶电视需求量增幅明显,比2005年增加240万台,等离子电视需求平稳,比2005年增加25万台。可见2007年国内市场依然呈现一幅繁荣景象。
数字电视好事多磨 出口之路满布荆棘
根据《06’ 第三季度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显示,2006年前三季度,中国彩电产品出口金额39.6亿美元,其中出口产品中以液晶电视增幅最大,为20.5亿美元,自国家调高液晶电视等5个税号电视的出口退税率以来,该类商品的出口量更是明显增加,彩电产品出口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平板电视(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出口都得到大幅增长。
然而,看似出口畅旺的背后,却不断被阴影笼罩。去年3月28日欧盟恢复对我国7家企业生产的CRT电视征收44.6%的高额反倾销税,尽管平板电视不在征税之列,然而随着我国数字平板电视出口猛增,反倾销事件也随之增多。如今在美国市场销售已占30%以上的中国彩电,自2007年3月1日后,出口到美国的数字电视必须支付一定数额的专利费,可能高达23美元/台。中国彩电企业每年将不得不支出大约10亿美元的专利授权费用。对全年只有4亿美元利润的彩电业来说,我国彩电出口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专利费”事件如今又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无论是共建数字电视专利池,还是加大力度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目的都是要减少专利费带来的损失。一昧追求低成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关键要着重技术研发,力求早日摆脱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同时还需要企业不断加强品牌建设,走市场多元化道路,加强企业自律,避免恶性价格竞争,共商解决出口困难的问题。
国产品牌蓄势待发 抢占市场势在必行
根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类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家电课题组最新发布的《06年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国内品牌和外资品牌在06年销售额上平分秋色,但国产品牌的销量达到了63.4%,可见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优势已慢慢凸显,关键就在于国产品牌如何把握优势抢占商机。
由于全球化经济导致的专业化细分,平板电视尤其是液晶电视上游屏幕和芯片市场资源已经基本共享,也就是说各品牌产品在核心部件上正逐渐趋同,国内品牌与外资品牌的价格差距如今也在大幅缩小,企业的突破点就在于产品功能创新、外观差异设计和增强音效方面。在这些方面,国内品牌已经有所行动,比如海信的“外接移动硬盘电视节目录制”、TCL的国际时尚创新设计、长虹“C大调”音响电视等等。国产品牌只要把握自身优势并充分发挥,未来的平板宝座必能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