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反攻事在必行
中国平板电视的发展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其中又属液晶电视最为得意,攀上枝头,压得等离子电视一阵又一阵的在那里叫“苦”。
GfK的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液晶电视的品牌数几乎是2004年上半年的两倍,而等离子的品牌数量却保持稳定。
长虹(中国)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吴定刚认为等离子之所以在国内市场上的声势处弱势,主要是因为三大原因:液晶产业的上游相对比较开放,包括日韩、中国台湾以及内地企业,下游企业介入时可选择性大。而等离子的上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韩国和日本,仅5家;渠道上对液晶的关注远远高于等离子;液晶产品尺寸相对较多。
确实如此,等离子现在还属于技术密集形产业,市场进入壁垒颇高,另外一些核心技术又集中掌握在少数日韩厂商手中,并且还逐渐形成了寡头垄断的特征,国内的一些厂商想要在该领域竞争必然要处于劣势,受制于人,这样就形成了大多数中国彩电厂商选择大力推广液晶电视的局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陆刃波曾经就说过:“2006年,国内市场液晶和等离子电视的比例将会在8∶2左右。但目前液晶的比例还在上升,如果等离子厂家不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国内恐怕连平板电视20%的市场份额都拿不到。”
听起来确实比较严峻,估计是看到了等离子形势的严重性,另外也想在十一黄金周好好的反攻液晶电视一下,长虹、松下、LG、日立、三星SDI、厦华、三利亚、彩虹等8家企业终于在2006年9月20号成立了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离子专业委员会,这样就开始了国内外彩电制造商鲜有地以集体声援方式反对唱衰等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