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城市化建设速度也大大加快。1978年,城市化水平仅为17.9%,2000年就达到了36.2%,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已有660个建制城市,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6%,却生活着5.24亿人,城市化水平达到了40.5%,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
以人口密集为特征的城市化直接导致了城市治安形势的严峻,因此,城市公共安全越来越成为城市安定和稳步前进的基本保障。在公安部实施的“金盾工程”中,城市社会面治安动态视频联网监控已经成为“科技强警”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平安城市的一项重要技术防范手段,在城市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都建立了大量的视频监控系统,同时存在着大量的社会面资源监控系统,如何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机联网、整合共享、有效管理、灵活调用,并达到对紧急事件的快速反应、科学决策和集中处警,成为城市社会面治安监控中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城市社会面治安监控建设的现状
第一、以区域性部署为主,联网程度不高。
目前,国内各个地方的社会面治安监控还处于小系统的建设阶段,大多以基层派出所为单位,初步实现了对辖区内监控点的图像监控,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通常功能较为简单,联网程度不高,各类监控资源很难灵活共享,无法为上级机关的快速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因此在对整个社会面的治安防控能力方面显得比较薄弱。
第二、系统设计千差万别,标准不统一。
由于安防领域长期缺乏可供遵循的权威标准,同时,系统在建设时间上不统一,导致了目前分布在各地的各类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在技术体制、产品品牌等方面千差万别。从前端信号的采集、传输,到中心点的交换、控制,再到后端信号的显示、存储,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这给大范围内的图像联网和远程控制带来了很大障碍,无法充分发挥监控系统的最大利用效率。
第三、模拟和数字共存,体系不清晰。
从目前各地的社会面治安监控建设来看,主要存在矩阵联网和数字监控平台联网两种模式,相应的技术体系也分为模拟和数字两种。“金盾工程”的前期建设为各地公安敷设了大量的光纤,为了图像的清晰度和流畅性,很多地方采用“矩阵+光端机”模拟方式进行图像的传输与控制,而从便于后期调用和节约成本考虑,图像的存储大多采用数字方式。因此整个系统在传输、控制、存储、调用等众多环节存在数字和模拟共存的现象,体系不够清晰。
三、新形势下城市社会面治安监控建设的需求
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地对城市社会面治安监控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第一、监控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
要求监控的范围能够涵盖整个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治安卡口、交通要道、重要单位、大型聚集场所、治安负责场所、重点要害部位等。相应的,对如此众多监控点的集中管理也变得尤为重要。
第二、对意外事件做出快速响应。
监控系统作为“防范”(重点在“防”)的重要手段不仅体现在它可以为公安各级部门提供现场图像以及便于取证的录像数据(即“远程现场监督和事后取证”),更注重对各类现场的“事前预警”,以便提前发现异常情况,即不仅要提高整个监控系统对犯罪的免疫力,更要提高敏感度。
第三、资源共享,协同作战。
从派出所到各区县分局、各区县分局到地市局、地市局到省厅之间,为实现警卫路线、专家预案等管理功能,资源共享是前提,只有实现多种跨区域资源的共享访问,才能确保多警种互相协同作战的能力,从而有效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所以建立一个监控系统综合管理联网平台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安部门在城市治安监控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四、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由于城市社会面治安监控需要将大量的社会监控资源纳入到公安专网系统中来,为了防止外网以数字方式直接接入公安网,需要采用网络安全隔离设备来保证公安专网与外网之间的有效隔离,从而实现社会图像资源接入情况下的公安工作的安全性与保密性。
四、新一代城市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的发展
针对新形势下城市社会面治安监控的需求特征,各地现有的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无论是在规模、功能还是应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为此,在信息技术和应用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城市社会面治安监控建设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数字化系统将越来越普及。
从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的需求特点和各地公安自身的网络资源两个方面考虑,数字化的视频监控技术将在社会面治安监控的建设中越来越普及,数字化处理将贯穿于系统的传输、控制、存储、调用等所有环节。
尽管“矩阵+光端机”的组合能够保证图像和声音的效果,但该方式在扩展性、组网灵活性、系统整合以及未来的智能化应用方面都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而基于数字化的“编解码器+监控平台”的方式在组网灵活性以及对公安部门未来移动、手持等智能应用上的可扩展性方面均存在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随着编解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公安网络带宽资源的不断拓宽,其图像和声音的清晰度将不再是问题。
第二、兼容性要求将越来越高。
公安已建监控模式的不统一,每种模式采用的产品不统一,控制协议和编码格式的不统一,都给建立统一的监控系统综合管理平台以达到公安协同作战制造了障碍。而在目前无权威标准的情况下,加强中心平台本身的兼容性也就成了最为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对各类主流矩阵和不同品牌视频编码器的兼容,以便于对模拟和数字多个不同系统实现远程管理和集中控制。
第三、平台将走向多级级联的组网架构。
资源共享是建立强大监控系统的必要条件,如何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如何利用科技实现治安隐情的快速发现、快速决策,这些问题都直接与资源共享相关。
公安以属地化管理为主,各级公安要建立各自的管理平台以实现本级的集中统一管理,同时平台之间也应能够全面互联,实现各类监控资源的有效共享,以便实现所有机构的上下级调用和协同作战。因此平台与平台之间的联网架构显得尤为重要,它必须完成联网状态下的级联管理、权限管理、控制管理以及应用管理等能力,同时通过分布式体系结构,为社会面监控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
第四、网管系统将日趋完善。
城市社会面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是一个联网的系统,设备众多,线路复杂。为了保证整个系统音、视频以及数据业务的正常运行,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尤为重要,它是整个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的保证。该网管必须基于SNMP标准网管协议,通过它应可实现对整个监控网络的图形化配置和全程集中管理,同时提供全网故障分析、故障定位和性能综合分析等功能。
第五、智能化整合将成应用核心。
在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中,要实现真正的应用整合必须依赖于智能化的监控联网技术。智能化的监控系统以网络化传输、数字化处理为基础,以各类功能与应用的整合与集成为核心,实现单纯的图像监控向报警联动、GIS、GPS、流媒体、图像识别以及移动侦测等应用领域的广泛拓展与延伸。
第六、定制化开发以满足应用需求。
由于社会面治安监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整个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会有很多个性化的应用需求,而有些需求本身并不具备标准化特征,因此,定制化开发将在今后的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中越来越普遍。比如,定制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各种预案功能以及与公安各类应用系统的智能整合功能等。
五、结束语
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是以视频监控与报警联动为代表的安防科技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集中体现,正在成为“平安城市”创建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充分发挥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拓展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在城市报警与监控网络中的应用范围,需要在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的建设规划中引入更先进、更实用的现代化安防技术。而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新一代视频监控技术作为现代化安防技术的典型代表,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将逐步取代传统的视频监控技术,在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