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构建社会安防体系,科达打造“平安城市”

——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新一代视频监控系统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06-08-10 作者:佚名

一、概述

    为了增强民众的安全感,一个现代化城市必须具备良好的公共安全性,而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和有序的工作生活氛围则是这种安全性的重要体现。为此,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平安城市”创建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信息化的发展为犯罪分子创造了高科技、智能化和专业化的犯罪手段,大大增强了犯罪行为在时间上的突发性、空间上的不确定性以及手段上的对抗性。因此,作为 “平安城市”的基础保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筑必须以科技为支撑,通过更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从以人力为主体的“人防”向以科技为主体的“技防”的转变。

    目前,各地正在酝酿的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正是以视频监控与报警联动为代表的安防科技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集中体现,正在成为“平安城市”创建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切实发挥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拓展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在城市报警与监控网络中的应用范围,需要在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的建设规划中引入更先进、更实用的现代化安防技术。

    而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种特征相结合的新一代视频监控技术作为现代化安防技术的典型代表,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将逐步取代传统的视频监控技术,在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从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入手,详细讨论新一代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优势和组网方案。

二、需求分析

    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是一个跨地域、跨行业、跨应用的综合性治安防控网络,具有如下需求特征。

    首先,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需要涵盖社会众多场景和领域,包括:1)各类政府、党政机关;2)金融、文博、涉抢防爆和剧毒化学等重点单位;3)关系国计民生的水、电、气、核电站等重点部位;4)主要交通枢纽、重要交通干线、重要警卫路线;5)各级治安卡口、城市出入口;6)公共复杂场所、治安复杂区域、大型广场、民用街区、居民住宅小区;7)大型活动的现场;8)各类学校、幼儿园;9)流动人员、机动车辆、警务人员、移动物体、船只、河道等。

    这要求系统:1)必须具有强大的接入能力,以实现大规模、大范围的监控点覆盖;2)必须支持灵活的接入方式,以适应各个监控点网络传输条件的差异性;3)必须能够整合已有的、分散的各个监控网络,以保证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投资;4)必须具有集中管控功能,以保证整个系统可控制、易管理。

    其次,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需要完成各类应用的整合与调用,包括:1)监控图像的录制、存储与点播;2)CK报警系统的视频化改造;3)与110、119等报警系统的联动;4)GIS系统的融合;5)GPS系统的结合;6)图像识别、移动侦测等。这要求系统必须具备灵活的扩展能力和强大的整合能力。

    第三,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需要结合分级、分层、分权的管理机制进行图像资源的合理化调用,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用户对图像资源的使用权限、优先次序是不同的。这要求系统必须支持分层组网架构,且具有灵活的用户管理能力。

    第四,作为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需要保证资源的保密性、运行的稳定性,因此系统必须具备可靠、强大的安全特性。

三、技术优势

    从前面的需求分析来看,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将涉及非常广泛的视频监控技术领域,包括早期的模拟监控到后来的数字监控、网络监控以及现在的智能监控。而作为整个系统的传输、控制以及管理中心的监控平台,必须采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者融合的新一代视频监控技术。

    首先,它必须是一个数字化的监控平台。

    模拟监控技术起源于90年代初及以前,图像的传输、显示以及存储均依赖于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它具有传输距离有限、信号易受干扰、应用不灵活、无法集中管理等特点,因此仅适合接入端的信号采集或局部联网应用。尽管视频光端机的出现解决了模拟监控信号的传输距离等问题,但又带来线路成本高、浪费资源等缺点,而且仍然没有解决应用不灵活、无法集中管理的问题。

    而数字监控技术通过不断发展的高效视频编解码压缩技术(如MPEG-4、H.264),可以在已有的各类数字传输网络上以非常低的带宽占用实现远距离传输,而且可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实现灵活、丰富、广泛的多媒体应用,对图像的观看可以利用计算机、监视器等各种手段。另外,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和嵌入式设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类数字编解码设备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廉、功能会越来越丰富。

    其次,它必须是一个网络化的监控平台。早期的数字监控系统具有本地化特征,由视频编码器或DVR(硬盘录像机)构成的整个系统类似于一个个信息孤岛,用户需要在PC机上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或通过IE浏览器分别登录这些孤岛,才能完成图像的观看与控制。一方面,操作不方便、应用很不灵活;另一方面,无法集中管理与控制这些孤岛。而网络监控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现状,它以网络化的信号传输与控制为依托,以数字化的视频压缩、传输、存储和播放为核心,通过设立中心监控平台实现对系统内所有视频编解码器及DVR等设备的集中管理与控制,用户仅需通过IE浏览器登录中心监控平台,即可实现全网中各个监控点的控制和图像的调用与浏览。中心监控平台与视频编解码器及DVR等设备间的通信完全依赖于网络化的协议机制。中心监控平台的实现既可以采用简单的PC或服务器,也可以采用基于嵌入式设计、模块化结构的电信级设备。

    最后,它必须是一个智能化的监控平台。

    单纯的数字化、网络化视频监控技术仅仅解决了传输与控制的问题,而要实现真正的综合治安防控还必须依赖智能化的监控平台技术。智能化的监控平台以网络化传输、数字化处理为基础,以各类功能与应用的整合与集成为核心,实现单纯的图像监控向报警联动、GIS、GPS、流媒体、图像识别以及移动侦测等应用领域的广泛拓展与延伸。

四、解决方案

    科达公司凭借在多媒体处理和多业务通信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可以以自主研发的新    一代视频监控产品为“平安城市”提供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相融合的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1)多级级联的平台架构

    对于一个覆盖全省的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建议采用省、市、县分级的多级平台联网架构,这样便于实现分级、分层管理,同时也易于实现监控图像的分级、分层调用。各级平台间图像的传输与控制均基于数字化、网络化的视频监控技术。

2)前端、后端系统的整合

    平台架构确定以后,就需要考虑各类社会面监控资源的前端接入、监控中心的后端图像显示及存储、以及整个系统的整合与统一管理等问题了。

    首先是前端监控资源的接入。对于新建的监控点,建议配置视频编码器与监控点摄像机直接相连,图像信号经编码压缩后以数字码流的形式通过传输网接入本级的中心平台。对于已建的监控系统,为了实现其图像资源在社会面监控系统中的灵活调用,可采用如下措施:

    a)在已建监控系统处配置视频编码器与其中心矩阵相连,通过控制矩阵实现图像切换与选择,然后再将选取的图像编码压缩后变成数字码流送入本级的中心平台,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较高,可大量采用;

    b)利用传输网直接连接已建监控系统的中心控制服务器或视频编码器,通过协议层面的互通实现已建监控系统图像资源的直接调用与控制,由于视频监控系统在互联互通方面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所以这种方式还很难实现大面积推广。

    其次是后端的图像显示与存储。前端监控资源以数字码流形式接入本级中心平台后,将被同时分发到多个方向: 

    a)由管理员控制,经解码器或解码板解码后在监控中心的显示设备上实时显示;
    b)应PC客户端请求,通过软解码在客户端PC的显示器上实时显示;
    c)经上级调用,送入上级中心平台;d)送入流媒体系统,实现图像资源的录制、存储,供今后点播。

    最后是系统的统一管理。在各级中心平台处配置管理系统,一方面实现系统中所有相关设备和线路的状态、告警及日志等网管功能,一方面实现登录用户的认证、授权及计费等用户管理功能,同时还可通过分级、分层的管理架构,实现层次化的分级管理功能。

4)各类应用系统的整合

    为了实现各类应用系统的整合,需要完成中心平台与各应用系统主机的互联,典型的可采用以太网方式。通过应用层接口对接,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充分利用公安现有或拟建的各种应用系统,如110接处警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城市交通管理系统、CK报警系统等,更加有效的加强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在公安部门执法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作用。

5)第三方报警系统的整合

    在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中,往往还涉及与第三方报警系统的整合,比如CK报警系统。整合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中心报警主机通过以太网等方式将告警信号转换成控制信号实时送到中心平台,实现现场图像切换与报警的联动;另外一种是在现场将传感器信号(如被动红外)一分为二,一路仍然连到报警前置机,而另外一路送到视频编码器,由视频编码器将报警信号发往中心平台,实现报警联动。

推荐视频会议厂商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