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K最新统计显示:出货量前五名均为外资品牌,国产品牌集体“缺席”
日前,记者从全球著名平板调研机构Display Search获悉,在2006年第二季面板价格与终端市场整机价格降价的带动之下,全球液晶电视的出货量与销售额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出货量的部分达到940万台,相较于第一季的740万台,成长28%;全球销售额则达到113亿美元,相较于2006年第一季成长29%。值得关注的是,Display Search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液晶电视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接近20%,而第二季度更是高达22%。
不过,这份数据也显示,在全球销售5强的位置上,中国企业集体缺席。Display Search中国大陆首席代表张兵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企业大多采用贴牌的形式进攻海外市场,中国产品附加值不足5%。而记者获悉,在新一轮液晶电视跳水过程中,市场上有两成液晶亏本销售。面对逐渐流失的利润,最近,有企业纷纷提出了“蓝海战略”,试图实现利润、市场双赢。
据市场机构Display Search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液晶电视销售1680万台,销售额为113亿美元,其中第二季度液晶电视销量环比增长28%,达到940万台。目前液晶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整个电视市场的20%。这种增长速度超过了市场调查机构的预测。有分析认为,液晶电视快速增长得益于整个产业链的成熟和不断发展。资料显示,全球已量产的第五代液晶面板生产线27条,其中第六代以上生产线有11条,这些面板生产线的主要目标市场就是液晶电视。预计到明年,将有三条7.5代以上的面板生产线量产。
记者获悉,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的出货量达到了150万台,在尺寸方面,32英寸的比重由第一季的31%提升到34%,仍为液晶电视的主流尺寸, 而第二季40英寸与42英寸的合计比重为9.3%,已经超越了37英寸的8.2%,其中40英寸液晶电视的成长率高于37英寸,42英寸又高于40英寸。张兵认为,37英寸,40英寸与42英寸的市场竞争尚未完全结束,而面板厂商与品牌厂商在这些尺寸的布局也将决定下半年的走向,预计2006年下半年的竞争将更激烈。
值得关注的是,这份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第二季度,液晶电视出货量前五大排名依序为飞利浦、三星、夏普、索尼和LG,其中前四名出货量均在单季超过一万台。Display Search分析,前五大液晶电视出货厂商虽然与2006年第一季相同维持不变,但三星超越夏普成为第二名,主要归功于三星在全球市场的快速成长。
数据显示,中国液晶市场出货量与销售额的成长率都达到了24%,CRT年代也处于强势地位。张兵认为,排在前五位的都是国际化的传统家电厂商品牌,不管是产能还是市场方面都做得非常稳定了。也正因为他们的实力雄厚,这种寡头垄断的现象至少在短期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张兵也表示,由于数据统计的是来自自有品牌销售,虽然国内品牌产量已经不小,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多采取贴牌的形式,这是没有办法进入全球五强的主要原因。他透露,由于国内企业多数是在贴牌生产中赚一个加工费,产品附加值不到5%。
实际上,这种“市场变大,利润变低”的趋势已经引起了国内企业的警惕。8月23日,厦华电子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型新品上市会议,针对目前平板市场鱼龙混杂、核心竞争力低的局面,厦华昨日还高调发布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能微晶”技术,并在彩电业首次提出“蓝海战略”。在出口的彩电品牌结构上,目前厦华的自有品牌出口约为60%,ODM品牌30%、合作品牌10%;而在产品尺寸结构方面,厦华大尺寸平板电视也占到60%以上。
而此前,TCL集团也宣布,TCL工业研究院自主研发的LCD-TV数字视频动态背光控制技术的科技成果得到国内专家的一致认可,来自台湾的全球IC设计公司普诚科技已经与TCL工业研究院签订了技术许可使用协议,TCL工业研究院院长闫晓林透露,转让费高达6位数美元。记者获悉,采用这种技术的产品将在年底上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部副主任陆刃波认为,由于创业竞争的增多,技术的不断成熟,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是正常的事情,但如何在保持市场份额的同时,将利润稳定下来,是考验众多家电企业综合实力的事情。
液晶电视出货排行榜
品牌 2006年第一季度 2006年第二季度
名次 市场份额 名次 市场份额
飞利浦 1 13.9% 1 13.5%
夏普 2 13.1% 3 11.8%
三星 3 12.5% 2 13.1%
索尼 4 10.9% 4 11.7%
LG 5 6.9% 5 7.7%
其它 42.7% 42.3%
备注:Philips 出货量包含其在北美市场的副品牌Magnavox.
数据来源:Display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