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电视市场份额降低不仅仅源自于市场需求,技术垄断也是其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副主任陆刃波表示,“技术过于垄断,生产企业过于集中,是等离子市场滑坡的主因之一。在等离子这种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市场进入壁垒颇高,而等离子电视的核心技术又集中在少数日韩厂商手中,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寡头垄断,导致了竞争不利的局面。”
事实就是这样!
目前,等离子面板供应商主要有日立、松下、三星和LG等,等离子核心技术全部掌握在日、韩系厂商手中。除了他们之外,全球其他市场很少有资本投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国内企业更是至今没有一家投资商。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些厂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采取措施严密防范面板核心技术泄露,使得等离子面板产业整体规模缩小,无法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全球需求旺季,等离子面板的货源远没有液晶面板充足,国内等离子生产企业存在拿不到货的尴尬,导致我国彩电整机厂商投资等离子的风险加大。而一旦等离子电视价格下降,等离子屏的价格调整跟不上,很多生产企业便难以获取利润,甚至亏本,转而退出该领域。
而液晶面板则不同,它的核心技术是相对开放的,上游资源是公开的,不受个别企业的制约,所以在液晶的发展中,很快形成了规模经营。目前市场普遍看好液晶电视,并且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被用于扩产液晶面板生产线。
●等离子电视前景并非一片暗淡
鉴于上述的种种市场困境,似乎等离子电视没有了未来,尤其是知名大企业索尼的停产和东芝的“清仓”,更是给严峻的形势以迷茫和失望。
其实,等离子的境遇虽然困难,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赛诺市场研究公司、中国电子报首次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白皮书》指出,等离子电视依然会扮演重要的市场角色。
等离子的前景并非一片暗淡!
据权威机构DisplaySearch提供的等离子电视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等离子电视市场仍有1000万台以上的需求,较去年约有50%的总量增长。在等离子电视的需求方面,40英寸以上的占了90%,55英寸以上的比例由原来的4.8%上升到10%。等离子电视市场的低迷仅仅是中国市场的个案。
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强调,“液晶电视是近期的一枝独秀,但也不能否认等离子电视的厚积薄发”。
虽然目前来看液晶电视的市场前景更好,但任何市场、厂商、消费者的一边倒,都可能导致产品的严重同质化,紧随而来的可能是惨烈血拼的恶性价格战。也许当下等离子处境比较困难,但以后的博弈格局可能发生逆转。
●等离子、液晶竞争仍将继续
尽管索尼和东芝都先后宣布淡出等离子电视生产,而且目前国内液晶阵营相对庞大,但是等离子的魅力依然不减,松下、三星、长虹等企业仍看好等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