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业是我国最先接受市场洗礼、最早与国外品牌真拼实干的行业。历经20多年的风风雨雨,我国彩电业确实长“大”了。截至2005年,我国已具备9000万台彩电、1亿只彩色显像管的年产能力。累计生产彩电近5.9亿台,出口1.72亿台,累计生产彩管近7亿只。彩电产量和销量都遥居世界第一。
然而,彩电业并没改变“大而不强”的现实。
8月14日,在北京的国美北太平桥店,42英寸的液晶电视,康佳、长虹、海尔的售价分别是9790元、10999元、12999元,而同样尺寸的国外品牌却卖到了两万多元。卖场的负责人坦言,国产彩电尽管销售场面很壮观,但“销售量大,销售额小,利润很薄”。一台国外品牌彩电的利润,相当于几十台国产彩电的利润!有调查显示,尽管索尼在华的销售跌出前七名之后,前七名全部是国产品牌,但索尼赚的钱却比所有中国品牌的总和还多!
在今年的中国世界名牌评价活动中,专业委员会对我国几个彩电“巨无霸”做出“集体不推荐”的决定,理由是:彩电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新阶段,我国企业在关键领域并不掌控核心技术。
彩电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怎么就走不出“缺芯”的尴尬!
价格战:赢得了市场,但失去了竞争主动
我国彩电工业走的是一条“引进、消化、吸收”的发展道路。“但在1996年以前,尤其是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彩电供不应求。在利润可观的背景下,各省市争相上马彩电项目,短短几年全国就上了100多家彩电企业。由于产品不愁卖,厂家眼里只有产量,对于技术吸收、创新无暇顾及。”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林元芳说。
到了1996年、1997年,我国彩电市场基本供求平衡。从1998年开始,彩电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开始显露,并越来越突出。一场残酷的价格战终于爆发。2001年,我国彩电企业全部亏损。经过这场洗礼,100多家彩电企业当时只剩下了十几家。林元芳说:“价格战使国内彩电业在成本控制、管理创新、渠道建设等方面学到了许多东西,但受到的创伤也很重。更重要的是,在此前积累的资本都在价格战中被消耗,没能在关键技术领域谋得实质性突破!”
“价格战”在客观上使我国彩电业集中度大幅提高,生产向骨干企业集中、市场向名牌产品集中、效益向优势企业集中、人才向优秀企业流动的局面开始形成。国内彩电业艰难地建立起以CRT(阴极射线显示器)彩电整机为主体、配套元器件为支撑、品种规格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彩电工业体系。
多年来,彩电业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国内企业之间,还体现在与洋品牌之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洋品牌对我国市场更是加强攻势。在CRT时代,技术上的同质化使人力成本占据了电视生产中的大部分,而我国人力成本较低,所以采用价格竞争成为国内品牌最常使用的杀手锏。
但价格竞争的代价是巨大的。据统计,2005年国内主要的9家彩电企业,总收入超过2980亿元,但利润总额尚不足15亿元,平均利润率仅为0.5%,行业处于亏损边缘。9家企业集团的研发投入一共才110多亿元,仅占营业收入的3.9%。2005年,三星电子销售规模接近600亿美元,是海尔(130亿美元)的5倍多,但实现净利润却是海尔的64倍。价格竞争使我国企业赢得市场,但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并没有赢得竞争主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传统CRT彩电的大众化普及,高清晰度、大屏幕、平面化、超薄型的高端彩电,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高端产品意味着高额利润,国外企业纷纷把目光转向了高端产品。
一直没能安宁的我国彩电业又面临高端彩电带来的挑战。
新一轮竞争更加残酷,挑战更严峻
“彩电行业的重心从模拟转向数字,从传统CRT转向平板(液晶和等离子显示器)。平板电视是一个技术更新特别快的产业,仅在今年上半年的一个月内就推出了870项新技术。数字电视涉及电视、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领域的新技术。国内彩电企业对平板电视和数字电视产业与技术发展速度的认识和准备不足,行业仅有的CRT产业链优势显然无法应对新一轮竞争。”林元芳说。
目前,我国彩电行业空“芯”化,依赖国外关键技术和元器件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国内彩电企业被困在平板显示产业链的低端组装区间,受到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渠道商的两端挤压:渠道商转嫁大量费用、亏损留给彩电企业;由于平板电视产业链配套严重不足,国内彩电厂商仍不得不向日、韩或我国台湾地区厂商采购,高额的采购、运输成本,使得企业总成本居高不下。
此外,城市消费者普遍更认可洋品牌的高端彩电,高端电视主要的销售地区也主要在大城市,这使得国内厂商遍及全国的销售渠道优势大打折扣。
“国际贸易壁垒呈现多元化和关联性特征,竞争焦点已上升到对品牌、核心技术和标准的控制。”林元芳说,国际竞争对手频频利用反倾销、技术壁垒等手段,使我国彩电业出口屡遭麻烦,由自主知识产权引发的专利技术使用费开始困扰我国彩电业。而如何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在新一轮竞争中塑造强势地位,成为中国彩电企业国际化走向成功的最大难题。
强强联合,建立战略联盟实现重点突破
高端彩电发展在我国尚处导入期。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我国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CRT和平板电视并存,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并存。
林元芳说,我国是世界CRT显示产品的开发、生产基地,可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向该产业链前端延伸。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于又“增加”了一个欧美市场,企业要实施应用创新、需求差异化战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开发功能适中、价格低廉、操作方便、可靠性好的彩电;另一方面,要去承接发达国家“让”出来的CRT产品市场,在当前国内数字电视市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进入国际数字电视市场。
平板显示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要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单个企业有心无力。而且,高端彩电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点、上下游产品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林元芳指出,必须加强彩电企业的联合合作,建立研发、生产、应用等上下游企业参与的战略联盟。同时,组织实施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化专项工程,吸引台湾地区以及美日欧韩的显示屏、玻璃基板等上游产品生产企业进入我国显示科技园,为内地整机就近配套和发展创造条件。
林元芳说,政府在规范行业发展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建立一些核心技术研发专项,组织企业联合技术攻关,对落后的彩电生产企业要关停并转。同时,行业协会要发挥作用,通过搭建合作平台推动标准研究制定,加快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从资源争夺向知识共享转变,掌握市场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