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市场就像一个大宝山,里面堆满大大小小的宝石,你可以去拿大宝石,也可以去拿小宝石,但对众多蜂拥而至的本土厂商而言,你拿什么袋子去装这些宝石,却是一个问题。
日前,在深圳一个液晶电视行业论坛上,Display Search的分析师指出,本土企业在液晶电视整个产业链当中创造的附加价值不到25%,其余75%的产业价值都被日韩、台湾、美国等上游业者把持着。而长虹电器海外事业本部部长罗光强更是直截了当地称,国内企业在拼抢液晶电视宝山时将不可避免地碰上三个致命挑战:核心技术缺失、市场短期内难成规模、市场陷入价格泥潭。
这一论调无疑给中国火热液晶电视市场迎头浇了一盆冷水。
中国企业仅创造了25%的产业价值
Display Search中国市场研究主管张兵预测,2006年全球平面显示器市场产值将达到850亿美金的规模,较2005年增长16%,而其中最强的产值增长将是来自电视用面板:2005年液晶电视用面板出货量为285万片,2006年预测出货将达到4800万片。
但是,从整个平板显示器产业而言,其全球的布局是不均衡的。全球前五大的液晶面板厂商占据了72%的市场份额,而在面板上端包括玻璃基板、驱动IC、TAC膜等上游材料都集中在康宁、NEC、TI、富士等少数的几家国外公司手上,而液晶面板下端的笔记本、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等整机厂商则相对分散,但无论是在代工还是品牌市场,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都是非常低下的。
张兵以32英寸液晶电视为例,在其933美金的整机售价当中,包括液晶面板、电路芯片等高技术含量的配件供应全部都掌握在韩国、日本、台湾以及美国企业手上;中国本土企业能够给这台液晶电视附加上去的只有外围构件、组装的劳动力、品牌价值以及渠道流通的价值,而这些累积起来仅占整机价值的不到25%;如果本土企业不附加自己的品牌价值而仅做代工出口电视,则只有8%的产业价值是中国厂商创造的。而根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液晶电视出口金额已经达到了3.27亿美金,占据我国电视产品出口总量的59%,已经远远超过的CRT产品。
相反,以一台29英寸的CRT电视机为例,除了电路芯片被控制在美国企业手上,从显像管到整机装配、品牌价值附加等环节中国企业都能参与其中,超过八成的产业价值都在中国创造出来。相对于国产CRT电视产品横扫洋品牌,成为全球CRT产业龙头的霸气,中国企业拼抢液晶电视宝山需要走的路还有很远很远。
中国液晶电视产业是个沉重的话题
面对一年产值超百亿美金的液晶电视市场,中国本土企业没有不去拼抢的理由。除了传统的家电企业,像SONY、Panasonic、Sharp、Samsung、LG、Philips、长虹、海信、厦华、康佳、TCL等以外,PC制造商、显示器制造商,甚至从来没有做过电视的空调、手机、冰箱等,与电视毫不相干的厂家都高调进入平板电视领域。
然而,长虹电器海外事业本部部长罗光强却认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液晶电视产业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罗光强认为,核心技术的缺失是中国家电业的最大软肋所在。跟所有的产业进程一样,在中外企业竞争与合作的复杂关系中,成长中的中国彩电企业在平板电视市场最初的布局阶段依旧未能占得先机。无论是产品核心的芯片技术,还是最关键的液晶面板,中国企业都没能真正找到突破口,关键部件基本上都掌握在跨国企业手中,而这也注定了中国企业只能在外围技术上做文章。
其次,平板电视市场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由于价格太高,短时期内还难以形成规模。曾有人预言,五年后,平板电视销售数量将全面超过CRT电视销量。但如果平板电视无法在技术和成本方面获得比CRT电视更多的优势,这种“颠覆”将尚需时日才会出现。
另一个使中国企业陷入被动的因素是平板电视价格战。在CRT时代,技术上的雷同使人力成本占据了电视生产中的大部分成本,但在平板电视时代,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远不足以抵消原材料和技术方面的劣势。价格的实际控制者是上游面板供应商。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将丧失价格战取胜的关键——成本优势。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企业原始的安全意识以及控制欲望阻碍了中国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难以让中国企业行程统一的动力。中国一向强调的人力成本低廉的做法,未来可能陷入恶性循环,造成劳动者得不到再教育的机会,无法提升劳动素质,降低劳动效率。
罗光强称,中国企业之间应该在资金资源、技术资源、生产资源、采购和销售渠道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迈出整合的步伐。在应对技术和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等问题上,中国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同时,传统的家电产品运作模式不能适应新的平板市场需求,就要考虑如何去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