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室的混响时间
这是视听室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混响是由房间内的声音多重反射特性产生的,它使室内的声压在声源停止发声后仍继续维持一段时间。混响时间是指声源停止发声起室内声压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即降低至原有声压稳定值的百万分之一的时间。视听室的混响时间如果过长,声源前面发出的声音还未消失后面的声音就出现,容易使低音轰鸣,造成语言对白等集中在中高频段信号的清晰度下降,甚至方位感消失(因为声象定位是靠左右主音箱的中高频直达声获得的,而反射产生的过于滞后的混响声则来自多个方位,直接干扰直达声,影响声象的正确定位)。如果混响时间过短,则会使声音变得瘦弱、干涩、呆板,缺乏色彩和生气。只有混响时间适中,整体音效才会显得丰满、生动、富于感染力和表现力。
最佳混响时间严格说来并非是一个定值,即使是具体到某个听音室也是如此。它是根据个人的主观体验和经验得出的,而且欣赏不同的节目类型所要求的混响时间也不同。如欣赏影视节目时混响时间要求稍短些,音响效果会比较生动,人物对白清晰,声象定位也好。而欣赏纯音乐节目则需要稍长一些的混响时间,这样听起来才能感到"较舒服",其中古典音乐节目要求的混响时间要比流行音乐稍长些。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节目其后期混音制作各方面的要求各有差异,在重放时也需要相应适中的混响时间才能使音效最大程度地得到高保真还原。
作为家庭视听室,一般采取折衷的办法来处理混响时间,然后通过拉开或收拢挂在墙壁上的活动幕布或挂毯作部分调整。大量的实验和资料表明,通常家庭视听室的混响时间一般取在0.4~0.6s左右(500Hz处)较为适宜。混响时间的计算通常使用如下公式:t=0.16V/α,其中t是混响时间,单位为秒;V是视听室内容积,单位为立方米;α是室内总吸声系数。表2是常用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例如一个视听室长6.2m,宽4.4m,高2.8m。天花板及地面均为平整的抹灰面,地面中间铺有一块4m×3m的化纤地毯,两侧墙上各挂一幅6m×3m的丝绒幕布(离墙1cm),在屏幕对面墙上贴有4.4m×2.8m的化纤地毯。试估算一下该试听室的混响时间(500Hz处)。从表2查知,裸露的墙面、地面的吸声系数α1为0.02,帷幕离墙1cm悬挂时α2为0.44,地毯的吸声系数α3为0.28,总的吸声系数为:
α总=1×4.4×2.8×α1+(2×6.2×4.4-4×3)×α1+2×6.2×2.8×α2+4×3
×α3+4.4×2.8×α3=23.184
视听室的净容积为:V=6.2×4.4×2.8=76.384m3则
混响时间为:t=0.16V/α总=0.16×76.384/23.184=0.53s
可以讲,这个视听室的混响时间比较合适,如再考虑观众及家具等的吸声因素则混响时间还会略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