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酷暑,彩电市场持续热销,具有超薄、超轻、高清晰度等特点的平板电视受到消费者青睐。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中国平板电视销售量超过了200万台,同比增长200%。据赛诺市场研究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由于液晶电视的技术突破和价格的下降,本是“平板双雄”的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市场份额形成了8:2的态势。
近年来,液晶电视的销售量年年上升,据信产部2006年1月至4月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数据显示:液晶电视1月至4月的生产数量达到187.1万台,比去年同期的66.5万台同比增长181.4%。而等离子电视的产量为17.2万台,比去年同期的20.5万台减少了16.1%。业内人士分析,技术突破是液晶电视销售快速增长的关键原因。
首先体现在液晶电视面板技术的突破上。新一代面板普遍可实现160度以上的可视角度,部分优秀技术更可以达到170度视角,液晶电视视角窄小的缺陷有了改观。新型面板普遍拥有16毫秒以内的响应时间,许多产品甚至达到8毫秒的水准,海信刚推出的天香系列则仅需4毫秒的响应时间,而只有当响应时间超过25毫秒,人眼才可以感觉到明显的影像延迟。
其次在规格上。本来因各自技术缺陷,42英寸一直是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分水岭,而随着面板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改进,液晶电视打破了42英寸的“楚河汉界”,紧接着又推出了65英寸液晶电视。小到15英寸电脑显示器,大到65英寸大平板,液晶电视横跨各种规格,消费群体自然更大。
面板技术的成熟随之带来的是液晶电视成本的下降,特别是7代、7.5代液晶屏生产线相继量产,使液晶电视的价格与等离子迅速拉近。国美卖场平板电视的最新售价是,37英寸国产液晶电视价格约在9500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8%,42英寸国产液晶电视价格约在12800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5.5%,等离子电视面临着液晶电视降价带来的巨大挑战。
从传统彩电的生产热到彩电的价格大战,从高端平板电视技术的开发生产到平板电视技术的突破,我国的电视生产厂家经历了一系列的优胜劣汰,彩电市场也更趋于成熟。随着液晶电视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成长最迅速的产业,彩电新时代正式来临,整个行业的重新洗牌也日见端倪。
据赛迪顾问公司高端电视研究员杨蕾介绍,液晶电视下游的零部件组装只需在彩电的基础上稍作改动,建立生产线相对容易。其核心技术在于上游液晶屏的制造,而建立一条液晶面板的生产线至少需要十几亿元的投资,因此,液晶屏占整个电视成本的60%以上且价格不菲。但价格杠杆一直以来就是撬动市场的有力工具,为了抢占份额,厂家不惜将价格一降再降,液晶电视的利润实际上已经很薄。为了平衡这部分利润的损失,厂家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科研创新推出功能更多元化的新机型,用高端产品的利润来弥补。没有雄厚资金实力和快速技术更新能力的企业经受不了市场变化的考验。据统计,目前国内共有40多家厂家生产液晶电视,在历经价格战、规模战、技术战的淘汰赛后,一大批二、三线的品牌消失在彩电市场中。
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副经理叶平分析认为,目前国内的彩电市场,创维、长虹、康佳、TCL四大国产品牌平分秋色,但随着液晶的崛起,海信和厦华都因市场开拓和技术储备相对充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取得了良好业绩,领军液晶电视。早在2004年3月份,海信就全面实现了1080P高清显示格式;2005年,液晶电视8项核心技术指标,海信6项获得第一;2006年6月,海信正式发布的中国第一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清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一举打破了多年来国外品牌对中国彩电企业核心技术的垄断。厦华则凭借整合上下游产业,成为国内平板电视产业中惟一拥有整个产业链条的企业,并因此跻身全球8强,成为进入世界平板10强的惟一国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