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平板电视问题不断,消费者投诉不断升级呢?
就消费者认知和认可程度而言,2006年可谓平板电视普及元年。此前,平板电视的概念虽然被炒作得无以复加,但消费者并不买帐,表现在市场上就是喊口号的比买电视的人还多。然而,2006年以来,原本平淡的平板电视市场开始红火起来,平板电视成了今夏家电卖场的主角。
令人遗憾的是,一面是平板电视的热销,另一面却是产品频爆质量问题,消费者投诉日益增多。掀起平板电视的盖头来,种种问题让人触目惊心,作为电视产业发展的主流走向,平板电视的表现实在让人难以放心。
案例回顾
据媒体报道,一位刘女士买的一台等离子电视日前在使用过程中突然玻璃屏幕爆裂,裂纹长达40多厘米,这台爆裂的等离子电视是在2004年年初花了约3万元购买的LG品牌的等离子电视。在出现爆裂之前,屏幕上曾出现过明显的亮道,为此找过该公司青岛维修部门,但修过以后又出现类似问题,维修部门称电视已过了一年保修期,只能付费维修,要交一万多元维修费,而刘女士认为这是电视质量问题,此事一直和厂家交涉未果。
事实上,类似问题还有很多,LG并不是个案。只不过对消费者来说,LG作为一家国际性的知名厂商,居然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让人难以置信罢了。近年来针对平板电视的投诉非常之多。广州市12315的有关数据显示,针对平板电视的投诉近日呈明显上升趋势;业内有人士表示,某些品牌的平板电视维修率高达15%。而诸如等维修配件需一个月、维修费居然开出上万元、使用二、三个月便出现坏点等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原因剖析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平板电视问题不断,消费者投诉不断升级呢?在笔者看来,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标准异常混乱,平板市场监管乏力
当前,平板电视市场各个环节的标准,要么是少到没有,要么是多到混乱。像上面提到的“三包”服务标准就只适用于普通电视。中国家用电器维修协会副秘书长郭赤兵表示,平板电视因整机技术方案大不相同,因此主要部件与传统CRT电视也有很大区别,这导致目前在直接引用时,具体适用内容上会出现无相应条目的现象。这也就导致不同企业平板电视的售后服务标准各有一套。
事实上,由于缺乏行业统一标准,地方城市为规范厂商行为各自为阵,订立所在区域的“土标准”。然而,正是由于这些地方组织和厂商的努力,反而使得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过于繁多,当消费者与厂商发生纠纷时,感觉无所适从。
第二,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与利润难以平衡
在家电卖场的彩电专区,消费者不难发现平板电视和普通电视的区别,平板电视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而CRT彩电则被放置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有些卖场甚至看不到CRT彩电的身影。事实上,平板电视主流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其前景广为国内外彩电厂商看好。当前,国内彩电巨头如创维、TCL、厦华等纷纷推出高清战略,并分别以背投、等离子、液晶等为据点进行专攻,意欲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国外的松下、索尼和日立等大品牌也加大了拓展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试图与国内厂商一较高低。
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国内外厂商开始在价格上寻求突破。近年来,价格战已经成为平板市场的主题,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当前,全行业的利润率已经降到了1%以下。这对原本就尚未完善和成熟的平板电视市场而言,伤害是巨大的。
第三,技术透明度低,消费者缺乏评测手段
平板电视面世虽然已经有年头了,但其真正与消费者亲密接触,登堂入室只不过三、五年时间。在平板电视市场没有统一的标准,缺乏一套完善可靠的监管机制的情况下,厂商充分利用了消费者对新技术的信息不对称,对平板电视质量和售后服务的不了解,专门钻体制的空子,一旦遇到质量问题,便大耍金蝉脱壳之计。
事实上,由于消费者对平板技术的陌生,在选购相关产品时往往被卖场的各种概念所迷惑,掏出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却没有购买到自己满意的产品。有的消费者花了几年的积蓄才买得起平板电视,然而,用不了两年,甚至几个月电视就出了故障。此时,昂贵的维修费便成了消费者获取厂家服务的壁垒,几万元的高端电视成了家里最为奢侈的摆设。
不可否认,厂商加快平板电视普及的步伐,缩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其初衷绝对是好的,但是如果在忙着赚钱时候不顾消费者的利益需要,削弱了消费者对平板电视的信心,那绝对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