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面临3C产品市场化、外资降价双重压力
昨天,2006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简称“SINOCES”)的帷幕落下,而国内彩电企业之间新一轮“春秋争霸”正在悄然上演。“所谓的强势和弱势都是暂时的,今年将是国内彩电市场格局初步定型的一年。”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王宁在其间的“2006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发展论坛”上断言。他表示,近40个平板电视品牌今年将进入淘汰阶段。
“希望在未来3年中,进入中国液晶电视市场三甲。”SINOCES期间,夏新电子副总裁兼销售部总经理黄爱平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放言,微妙震荡着暂时平静的国内彩电厂商格局。黄爱平称,未来3年中,夏新液晶电视计划占到国内市场的8%,年销售额占到夏新整体销售额的1/3左右。3年前,夏新切入液晶电视市场;目前,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仅为4%,年销售额占夏新整体销售额的10%。
据了解,夏新在厦门投资数亿元兴建的液晶电视生产基地将于今年10月竣工投产,一期规划年产量100万台以上。同是在厦门,今年初,台湾中华映管入主厦华后,双方联手宣布在厦门投资30亿元建平板基地。“这里已经形成液晶电视的产业链,从后端的整机到前端的屏生产。”夏新电子数字家庭事业部总经理陈强介绍,台湾主力面板生产商友达光电在厦门的生产基地,预计明年建成投产。
以厦华、夏新为代表的厦门彩电商,将对原有的三角平衡(海尔、海信在青岛,创维、TCL、康佳在广东,长虹在四川)形成冲击。
无论是彩电业曾经的“四大家”康佳、长虹、创维、TCL,还是去年风头很劲的海信,以及今年跳出来叫板的夏新,关注焦点都投向3C。在今年的SINOCES上,国内家电厂商少有地集中展示了各自转型3C的新品,包括海信基于闪联家庭网络技术系统的液晶电视,基于英特尔ViiV平台的多媒体液晶电视;海尔第四代网络家电U-home,通过短信、互联网实现直接和家电对话;夏新基于Win CE操作平台开发的IPTV液晶电视等。
而且与IT巨头的合作越发频繁。英特尔亚太区联合总经理兼中国区总经理杨旭认为,在3C领域,IT厂商和家电厂商是合作大于竞争。他透露,今年下半年,英特尔与国内家电厂商合作的基于其芯片、带有互动功能的高清电视机将面市。
虽然概念有了,IT支持有了,但是由于应用环境的瓶颈没有解决,3C融合的产品实验性大于市场性,记者从上述厂家了解到,其3C产品均未在市场上取得令人振奋的反映。
去年底,为争夺平板电视市场份额,以索尼、三星、松下、飞利浦、日立、LG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挑起的价格战仍记忆犹新。在SINOCES上,索尼、松下中国区的负责人未透露该状况是否重演,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表示,不能排除外资再度引发价格战的可能。
而且在产品线上,外资厂商已经抢先一步。在SINOCES上,索尼首次在华展示其82英寸液晶电视;松下则透露,其103英寸等离子电视即将问世。在这两个“世界最大”领域,国内厂商还未有涉足。对此,陆刃波认为,国外品牌加入竞争,也将刺激国内大屏幕彩电市场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