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液晶低价挑战大屏幕等离子市场 谁能胜出

来源:经济参考报 更新日期:2006-07-06 作者:佚名
等离子在垂死挣扎。前几天,日立、松下等等离子巨头力挺赛诺调查公司发布等离子电市场白皮书,称等离子电在中国市场受到不公平待遇。此举使等离子电与液晶电之间的火药味更浓了。此前,40英寸液晶的价格首次低于42英寸等离子,等离子无奈退守50英寸市场。业内人士认为,液晶与等离子技术上各有千秋,目前液晶光芒之所以盖过等离子,主要缘于以面板为核心的两个产业链的规模相差悬殊。

  等离子本来在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平板市场称王,但这个局面很快被无情地打破了。为什么?

  首先,42英寸等离子非高清。眼下有“等离子技术差,达不到高清”的说法,白皮书为此解释:“不达标的产品主要是仍处于主流尺寸的42英寸产品,50英寸以上的高端产品大多都达标”。言下之意是包括三星、日立、松下、LG等国际品牌在内,大量在中国市场销售的42英寸等离子电不达标。等离子派称,在技术上42英寸等离子达标并非难事,现未达标主要是因为一直以国际标准为尺度,而高于国际标准的中国标准两个月前才出台,厂家还未来得及开发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产品。

  其次,42英寸等离子失去低价优势。在6月23日的这个周末,国产40英寸液晶首次跌破1万元,降至42英寸等离子之下。长虹、海信、厦华、创维等国内彩电巨头掀起大屏液晶降价狂澜,其中,海信40英寸液晶降至9499元,厦华40英寸液晶跌到9966元,比同品牌42英寸等离子低几十至几百元不等。据国美与苏宁市场人士介绍,降价前在40英寸以上大屏平板市场,等离子、液晶销售额之比是7:3,降价后则正相反。如今,液晶统领40英寸左右大屏市场,等离子只剩50英寸最后的阵地。

  在赛诺公司发布等离子白皮书的前一天,赛迪顾问也招揽了数家液晶企业发布了高清电消费白皮书。后者称欲购液晶的用户高于等离子的近乎3倍,消费者购买高清电不再追求大屏幕,47英寸及以上尺寸的用户关注度仅为4.9%。而这与等离子白皮书费力阐明的大屏市场潜力巨大、等离子大有可为大相径庭。

  平板电市场一直是液晶与等离子双雄争霸,由于液晶难做大,等离子难做小,使得40英寸成为“楚汉之界”——液晶占据40英寸以下市场,等离子占据40英寸以上市场。但是,随着32、37英寸液晶成为主流,中国市场对中小尺寸平板的强劲需求日益突出,对大屏平板市场消费力日显疲态,使等离子在市场遇冷。如今令等离子更被动的是,大屏液晶成本下降很快,打破了等离子在40英寸以上市场的低价优势,本来量不大的大屏市场又受到液晶的瓜分,等离子市场地位岌岌可危。

  数字为证。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我国液晶电产量为187.1万台,同比增长181.4%;而等离子电的产量仅为17.2万台,同比下滑16.1%。

  在价格较量的背后,是两个产业在中国布局速率的比拼。由于面板价格占成本的70%以上,上游面板的产业规模直接影响终端市场的降价速率,产能对比的悬殊使等离子对液晶降价之快望尘莫及。今年上半年三星和LG-飞利浦液晶面板7代线投产,使40、42英寸液晶面板价格下降15%。目前,液晶面板生产企业不下20家、生产线数十条,而等离子面板厂家仅剩5家。

  更让等离子厂家感到紧张的是,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液晶产业基地。今年4月至今,全球第三大玻璃基板厂商美国康宁与日本电气硝子先后落户北京与上海,将分别与京东方、上广电两大国内液晶厂形成产业集群。由于上百亿投资的液晶屏与配套产业可能带来巨大的GDP增长,不少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引进液晶生产线。据了解,制造业大省广东也打算在液晶屏投资领域集中发力,以改变在信息产业上的被动局面。

  那么,等离子是否就彻底不如液晶了呢?“舆论往往会突出液晶的优点,放大等离子的缺点,造成等离子已过时、将被取代的不正常、不理性的市场导向。”中国电子像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如是说。他认为,未来的电市场,其实将会多元化发展。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