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往的经验,液晶电视的价格调整很有规律,一般都是以五一、十一、元旦和春节三个时段为主轴,借助节日的消费高峰,拉动市场销售。今年的五一前各大品牌纷纷降低价格,带动了五一平板电视行情的爆发。
但是奇怪的是,虽然五一黄金周过去才一个半月,距离下一次销售高峰国庆节的到来还有三个多月,但是市场上却笼罩着一股浓浓的降价味道。上一周,市场上出现了多款6000元以内的32英寸液晶电视,40英寸液晶电视纷纷下调价格,而且已有多款国产液晶电视跌破万元。原本是淡季的6月,很少有价格上的重大调整,为什么突然发动了价格异动?根本的原因是,目前液晶面板产量严重过剩,价格大战已经提前开火。
据台湾媒体报道,2006年全球预计液晶电视需求为4000万台,而目前面板厂家由于新的生产线陆续投产,产量不断提高,全年产量将达到5500万片,库存达到1500万片。目前全球95%的液晶面板是由三星、LPL、友达、奇美、夏普生产。夏普由于产量低,几乎不供应其他厂家面板,产量对市场影响不大,可不予考虑。LPL37英寸、奇美32英寸面板库存积压严重,友达库存压力也不小。为了削减库存,各大厂家纷纷调低面板价格,LPL 32英寸面板已经降到400美元,台湾一线大厂最低可达375美元,而生产成本为360~370美元。37英寸降到600美元,成本为540~560美元,预计37英寸还要进一步下调。专业机构悲观到预计这些公司都将陷于亏损的边缘。因此市场在此时突然开始出现低价液晶电视就毫不奇怪了。
由于32、37英寸面板价格已接近成本,因此三星和LPL开始把生产集中到40和42英寸上,为了能够拉动需求,也开始不断调低价格,以期扩大销量。40英寸已跌到800美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30%。42英寸也较去年同期下降30%以上,跌破900美元。因此40英寸液晶电视开始突然降价也不奇怪了。42英寸液晶电视,价格也开始大幅下调,已出现12000元的低价。一场液晶电视价格大战提前交火了。目前长虹、海信、康佳、厦华、夏新低价机、特价机纷纷登场,更大动作还在后面。
不仅国产电视如此,就是SONY这样的一线名牌也要面对低价市场的需求。据台湾媒体报道,为了应对市场对价格的挑战,SONY新系列的32英寸产品将有部分采用友达屏,并一改以往全部由SONY自己生产的传统,改由台湾的冠捷代工,图象处理电路也将由Genesis提供。其他品牌也将有类似的举措,抢夺低价市场。由面板过剩导致的价格战已不可避免,降价的程度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