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DisplaySearch中国大陆首席代表张兵彩电整机厂商离上游核心技术太远,要直接跨入还有壁垒。而消费者选购的时候可能并不关心面板是谁生产的,但其他指标,如品牌、外观、价格是直接影响他们购买的因素。因此,对于这些厂商而言,不一定非要冒巨大的风险完善整个产业链,要有针对性、有选择地进入。
彩电整机厂商切入平板电视上游面板产业是否具备条件,掌握了面板资源是否就取得了行业制高点,重复投资是否会造成恶性竞争?针对目前企业进军平板上游面临的种种问题和今年液晶电视的市场状况,全球著名市场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中国大陆首席代表张兵认为,整机厂商要在产业链上取得话语权,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是一个好办法。但由于面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壁垒,其直接跨入平板上游仍有壁垒。
能否形成聚集效应是关键
虽然受到所在地政府对技术输出的制约,目前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及日本、韩国的企业均以后端模组的形式切入中国大陆布局市场,原因是什么?
张兵:大部分企业选择在中国大陆投资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市场潜力惊人;二是制造成本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彩电市场,而同时作为制造中心,其劳动力成本很低。随着全球制造资源的转移,必将有越来越多的生产线进入国内市场。以建模组厂的形式切入相当明智,尽管这种投资只有面板总体投资的5%,却能实现很高的附加值。
最近中国大陆企业掀起一股投资液晶面板的高潮,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京东方、上广电纷纷进军面板制造领域,而TCL、创维等四大彩电企业也宣布成立聚龙光电进行面板制造。大陆面板投资状况是否合理?
张兵:这些彩电整机厂商从CRT时代向平板时代转型的时候,发现相对CRT时代自己对上游资源掌控非常少,害怕在以后的竞争中失去竞争力,因此考虑切入面板生产,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现在中国大陆市场面板投资领域已经形成了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中心。但这三个城市的上游配套资源都比较差,这种投资是否合理还要取决于未来发展,关键取决于能否成功地引进上游资源,形成聚集效应。
掌握面板资源未必掌握话语权
不少整机厂商认为,在CRT领域能做到强势是因为产业链完整,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扶持整个产业;而在平板领域处于弱势地位,主要是上游资源的缺失。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张兵:从产业链角度分析,CRT时代这些厂商确实很好地掌控了整个链条,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但平板时代不一样,相比CRT,其技术全球性的特性更加明显。就拿面板的上游玻璃基板来说,技术主要来自美国和日本,存在诸多技术和专利门槛。目前面板的上游材料很多在中国大陆无法进行配套,要从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直接买进。从这个角度而言,就算企业切入了面板生产领域,也仅仅停留在面板组装层次。因此,掌握了面板资源不一定掌握话语权。这个产业链太长,不像CRT年代那么简单。
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企业纷纷上马液晶生产线,你认为应该注重什么?
张兵:消费类产品尽管上游关键部件占据了主要成本,但是品牌、制造成本、通路效应都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
彩电整机厂商离上游核心技术太远,要直接跨入还有壁垒。而消费者选购的时候可能并不关心面板是谁生产,但其他指标,如品牌、外观、价格是直接影响他们购买的因素。因此,对于彩电整机厂商而言,不一定非要冒巨大的风险完善整个产业链,要有针对性、有选择地进入。虽然整机厂商想取得产业链的话语权就要往上游延伸的观点是对的,但目前要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面临着技术、资金方面相当高的门槛。
今年液晶电视需求达450万台
按照DisplaySearch的预期,今年中国液晶电视的需求量有多少?
张兵:估计会在450万台以上,而全球出货量在4200万台左右。中国市场的特点决定了这个地方是制造地和销售地的完美重合,这也是各大彩电巨头纷纷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的主要原因。
中国平板市场销售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
张兵:中国市场最明显的特点是平板电视全球价格最低,不管是15英寸的小屏幕市场还是现在的高端市场,这个趋势都非常明显。这也使得每年市场的销售都要比预期的高。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欧美的分销利润远远高于国内,达到30%;而苏宁、国美等零售商的毛利率最高只有10%左右,光是终端就拉下了20%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