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世界杯,成为FIFA历史上第一次全面采用高清技术转播的超大型赛事。
2006年FIFA世界杯开战之际,“视”界杯也已打响。为这次世界杯提供信号支持的是HBS,它包办了所有的信号提供,为此,HBS给每一个足球场地至少要准备25台摄像机。这也将是FIFA历史上第一次全面转向高清信号的比赛,此前,HBS曾跟FIFA合作,对2002年世界杯提供了部分高清信号。
世界杯确实是很重要的商机。根据调查,在世界杯的前夕,高清电视的销量大大增加,许多厂商也看准了这个机会,以大的投入争夺市场。由于欧洲引入高清标准比较晚,为了防止美国文化的入侵,欧洲的电视运营商一直拒绝提供高清标准的兼容。以至于到目前,欧洲拥有高清收视设备的家庭不足30%,世界杯之前的高清电视热销,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被压抑的消费能力的大爆发。
包括BBC、ESPN以及美国ABC在内的转播服务提供商,都为世界杯提供高清转播,为了赶上这个大好机会,BBC在2005年做了为期一年的高清信号试播,并且承诺提供所有64场比赛的高清信号;ESPN则与ABC合作,合作推出高清信号的转播服务,其中ESPN提供52场比赛的信号,ABC提供12场比赛的信号。
这可以看作是高清标准普及以来的最重要的事件,进而改变高清技术应用由设备提供商推动到由内容提供商推动的转变。世界杯不仅是球迷盛会,抓住这个机会的HBS,也将有机会提供给观众一个高清的内容盛宴。
球迷会对此很高兴,一些不太可能亲临现场的球迷已经找到了足够的理由购买第二台显示器,安装在自己的书屋,以便能够又独自看球的私人空间。这给了很多厂商以机会,但是,需求似乎并不清晰,如果没有内容的直接推动,很难有相关的联系紧密的关联推广活动。
2006年世界杯将被当作很好的宣传高清数字电视的机会,其中蕴含的商机不仅是用户端的几台电视机的购买,最重要的是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消费链条,从上游到下游,构成一个系统,这也是索尼声称的,高清不是仰赖某一个部分,而是系统化的,从内容的采集、传输、编辑到播送和回放的过程。
看准这个机会,厂商已经把资源转移到具有更大盈利空间的大尺寸电视,加上中小尺寸的液晶面板的上涨,利润的支撑已经开始依赖超过32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
另外,一些其他支持高清的显示技术也在往这边靠拢,包含DLP以及LCD背投在内,借助世界杯期间,很多球迷将到酒吧这样的地点看球,适时推出了能够支持高清信号的电视,这会让大多数的球迷高兴。
拼的是技术
2006年世界杯比赛将在德国12个城市开展,这就意味着整个世界杯期间,将需要至少300台左右的摄像机,其中绝大多数要能够提供高清信号。
为了保证信号的质量,HBS并没有使用无线的摄像设备,都是通过电缆传输信号,为此他们已经铺设了20000公里的光纤,总带宽达到480Gbps。有此保证,所有的高清信号将以1080/50i(50Hz隔行)信号提供,并且是非压缩信号,这给传输和编辑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信号的传输被分解成几个阶段。首先是摄入的画面通过线缆传给转播车,再把这些信号传至技术操作中心;技术操作中心相当于是一个中转站,从它出来的信号再通过光纤传给位于慕尼黑的国际转播中心,这个中心包含了制作间、 编辑套件和磁带归档以及质量控制室。
另外,合作伙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再设定一些机位,然后把没有解说的信号传给国际转播中心进行编辑等工作;除了传统的电视播放媒体外,系统还能够提供移动以及基于IP的信号转播,使得在手机或者通过网络直播成为可能,因而,BBC能够承诺提供网上直播服务。
很严峻的问题是,电视播出的编辑人员将首次面对海量数据短时间内的不间断流动,并且高清的后期制作也将给设备带来了很高的要求,其中还要包含各种语音解说和字幕,都需要根据高清的画面做出改变,这给协调工作带来了巨大负担。
为了实现这个高清的转播,HBS从2005年决定承当世界杯的高清任务开始已经准备了三个年头,包含从采集、传输、编辑、转播几个阶段,协调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通信方面,由德国电信的T-system负责,提供了包含从信号传输、播送到参赛球队的信息在内的所有服务。为了确保这次比赛转播的顺利进行,还安排了卫星上行通道,确保通信畅通,并且在紧急时刻还有应急卫星系统。
为了照顾大部分还没有高清设备或者还没有使用高清服务的用户,还有一部分标清信号提供。这次最大的不同是,这次高清信号的提供,不仅包括图像,声音更是首度提升到了5.1声道,杜比实验室在英国的部分为HBS提供设备以及培训人员,让他们能够把这些声音信号能够通过300个合作伙伴提供给全球数十亿的球迷。
为了营造拟真效果,这次比赛给每个赛场的每一边安排了18个麦克风,包含环绕立体声和声场强度的麦克风,HBS能够提供给他的转播伙伴很多选择,以保证现场声音传播的现场感觉,各个合作伙伴还可以加入自己的球评以及可以当作背景声音的音轨,都有足够的灵活度。
摄像机大战也是这次世界杯的一大技术亮点,在12个城市的球场里面,HBS准备了17台 LDK 6000mk II HD和6台LDK 6200HD摄像机,外加松下提供的310台高清摄像机用在各个拍摄场合,其中一些产品使用了固态存储设备作为存储的介质,而不是通常用的磁带,因为HBS需要非压缩的信号,这个存储的消耗量将是非常大。
你准备好了吗?
HBS花了3年时间准备好了,你呢?如果错过这次高清宴会,的确会有一些可惜,但是要收看这样的节目,不仅要有一台支持1080i这样的电视,最重要的是,需要购买相应的高清服务。现在,还没有全国统一的高清服务项目,而且能够支持的清晰度,也只局限在720P,不过1080i在视觉分辨率上未必会比720P高太多,那就也不是特别遗憾了。
线路的传输带宽限制了这些高清内容产品在终端用户的传播,并且国内的用户在播放端看得比较重,因而不少已经有高清的电视,不过高清的服务尚严重缺乏。
估计要大规模普及和换代,同样需要2008年的奥运会,那将是电视普及的大时代。现在,多数用户都是在初步的换机器的需求下购买数字电视的,而像高清数字电视的局限根本就不在用户端,服务和内容的缺乏才是真正根源。因而,要做好这个准备,整个电视系统都得进行全面的更新和换代,这需要时间。
世界杯是一个很好的刺激,从世界杯之前数字电视的大幅度增长可以看得出。但是,即便是欧洲这样的地区,也无法准确估计到底有多少人能够用得上数字电视,这同样给我们带来了疑问。高清的试播和高清标准的出台,都有利于2008年高清信号的传输扫清了障碍。从更新设备到建设一个完善的播送机制来看,个人准备好了,仅仅是很粗浅的一端。
从2006世界杯可以看出,一套完善的高清系统也需要一套良好的音响设备。从HBS提供5.1声道的做法来看,未来的类似大型的比赛,将继续会沿用这种做法,尤其是观众很多的体育赛事,将对此更为看重。那么,选购电视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与之搭配的5.1声道音响,这显得特别重要。至于电视形式。现在液晶电视几乎是主流,但是液晶电视受液晶面板的影响,大多数显示器的灰度控制是相当不足的,这导致在暗部显示的时候,会出一个囫囵的画面,从而大大影响电视的观看效果。
目前在数字电视领域都有这样的问题。厂商因为为了避免技术难题,而对灰度控制只字不提,把重心放在了对比度这个层面上,这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对比度提高能够实现和改善一些暗部表现,但是会影响整体的视觉感受,最重要的是,灰度表现能力提高一倍,即便是稍低的对比度,也能达到不错的演示效果,这是目前多数人购买数字电视的误区。
等离子电视是不用提了。这不可能进入家庭,它有很大的噪音,气体放电的声音绝对会让大多数用户不安,跟在高压线旁边没有区别。烧屏的事情甚至让飞利浦这样的数字电视先驱都召回了几十万台PDP,太厚太重以及功耗太大都不够环保,加上分辨率低,几乎没有什么好处。多数还在鼓吹等离子的广告在卖场这一块就行不通了。
背投以DLP和LCD为主,各有千秋。LCD投影机色彩细腻,色彩饱和度高;DLP锐利,对比度高,它们都需要改善灰度表现。购买背投,体积应该不是问题了,现在 TI开发出了超薄的10英寸电视,索尼也有类似的技术,问题是灯泡需要注意,现在也有LED背光技术,用在DLP背投上,可以稍微好一些,解决了发热和灯泡寿命的问题。
世界杯来了,高清还会远吗?(吴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