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CRT电视销量在平板电视的冲击下日渐萎缩,而平板电视的上游资源、核心技术又都掌握在外国企业的手里,中国彩电产业链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
产业链中中国企业究竟如何转型?
近日,LG-飞利浦第八代液晶模组项目签约落户广州。继台湾奇美的液晶模组厂在佛山南海开工、聚龙项目在深圳启动之后,广东省的平板电视产业链再添新军。
国内平板电视销量与日俱增,是吸引LG-飞利浦液晶项目布局中国的重要原因。据预测,中国平板电视2006年的销量将翻两番,从去年的180万台增至500万台。
俗话说“几家欢乐,几家愁”。在平板电视的强力冲击之下,国内的彩管厂正在急寻出路。
据了解,中国几大彩管厂纷纷减产:上海永新4条彩管生产线,有2条已经封存;佛山汤姆逊与东莞福地一起被转手给一家印度公司后,目前原佛山汤姆逊的2条生产线中,一条大屏幕彩管的生产线已经停产;深圳赛格也将淘汰一些彩管产能,目前其34英寸彩管生产线“吃不饱”。
业内普遍认为,CRT电视凭借价格优势,还有5~10年的寿命。但平板电视对CRT电视的冲击,已是不争的事实。全球50多家彩管厂,现在只剩下30多家,且集中在中国、韩国和东南亚。所以,如果不能未雨绸缪,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窄。
赛格集团的一位中层坦言,平板电视对显像管(CRT)电视冲击很大,去年国内CRT电视出现了衰退,CRT电视的主要原材料彩管、玻壳降价幅度超过30%。
因此,深赛格5月23日公告称,启动“赛格汽车电子产业化基地项目”。赛格一位内部人士这位人士说,赛格目前正在试探未来的出路,汽车电子是尝试之一。赛格五年前就开始做车载GPS系统,目前规模已是深圳最大。赛格汽车导航业务去年的销售收入达1亿多元;除了汽车电子,赛格转型的另一条道路是电子市场。除了深圳、广州,在苏州、成都、西安通过加盟的方式,也开设了赛格电子市场。
作为传统的彩管企业,为什么不上马新型的平板电视产品呢?“不现实。”赛格一位内部人士指出,平板显示器件的投资门槛很高,彩管只需10亿元投资一条生产线,而液晶、等离子的面板则需上百亿元。而且,平板电视的面板目前已是寡头竞争,更新换代速度又快,贸然进入风险很大。比较稳妥的做法还是做配角,赛格未来可能会生产一些与之配套的模组。
与赛格不同,国内最大的彩管企业彩虹,已经携手长虹一起做等离子屏(PDP)。其年产160万片等离子屏的生产线最快将于6月动工。
上海永新的大股东上广电,也已经与日本NEC合资上马等离子屏。
而日、韩彩管厂则更多在技术改造上用功。南京华飞彩电显示系统有限公司CRT电视销售经理张先生告诉记者,该厂已推出了21英寸CRT电视的超薄彩管(又称“短管”)和32英寸16:9的彩管,马上推出的还有29英寸的短管和28英寸的16:9彩管。为此,华飞已对部分生产线进行改造,“改一条线就要花100万美元”。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仲文则透露,由于针对客户的需求推出新型的彩管,北京松下彩管厂今年仍然保持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