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广州之外,新规执行在北京、湖南、山西、福建等地受阻的报道也屡屡见报,未明码标价的家电维修店仍然遍布街头。
而据3·15期间消费者协会的消息,关于家电售后服务的投诉占家电投诉总量的70%。
“尽管政府颁布了《家用电器售后服务明码标价的规定》,但是规定的执行缺乏监管,也缺乏类似能效比不达标不准上市的处罚手段,这也是售后明码标价目前执行不佳的主要原因。”
“规定的可执行性不强,同样的服务,不同的收费,任何两家厂家都可以构建诸多的说辞。而且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和惩罚措施,难以在家电企业之间形成直接竞争,也无法达到最终优胜劣汰的目的。”志高空调某大区经理私下评论。
LG电子中国区总裁禹南均上任不久便公开宣称将通过规范化的特色服务来推动LG向高端转型。“我们希望在LG的品牌内涵中增添一项优质服务。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整个行业并没有动起来,一两家的努力并不足以扭转整个趋势。这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
中国家电维修协会呼吁相关部门更努力地去引导消费者建立规范化的维修售后意识。中国家电维修协会副秘书长王裕奎近日认为,处于弱势群体的消费者仍需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
其一是警惕性不高。与家电购买相比,家电维修是容易被消费者忽视的环节。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一般较为关注家电的使用而非维修方面的条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且,即使在维修方面有所留意,也不够细致,诸如售后服务由谁负责(厂家还是经销商)、维修服务收费标准、零配件价格等细节问题,总是在问题出现后才意识到,因而常常陷于非常被动的境地。
其二是“求廉”心理作怪。有经营执照、固定经营场所的正规维修网点的经营成本,自然要高于走街串巷的“游兵散勇”,这就决定了前者价格收费要更高一些。而消费者的“求廉”心理正好成了“游击队”取代“正规军”的“助推器”,因此没修好家电又“挨宰”,当事人无处可寻的现象如此普遍也就不足为怪了。与此同时,维修服务质量更是难以保证。
其三维权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在利益受损后,虽然愤愤不平、满腹抱怨,但一般也只当是花钱买个教训,不愿“较真”,只有很少一部分消费者通过找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投诉等方式来维护权益。
各方说法
张鑫(公司经理):家电维修市场收费混乱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要解决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我觉得光有规定还不行,还应该同时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政府还要加大监管力度。让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有法可依,这样才能真正对老百姓有益。
刘先生(某知名家电维修部负责人):关于明码标价的规定我听说了,之前我就想把维修价格张贴到墙上,但其他维修点都没有公示,我怕价钱标高了顾客不在我这里修理,标低了又没有利润。
此外,不同家用电器的毛病千差万别,真正定价根本不可能有个谱,顶多只能定个大致范围。我的做法就是告知顾客上门服务费50元,检查费20元,零部件另算,我觉得这已经足够了。
明码标价惠及消费者
广州消协一负责人:目前电器维修市场价格混乱,消费者对于电器维修方面的意见很大。一方面是维修单位要开机检验才能找出故障,而开机后不管是否维修都要给了开机检查费,有的维修单位往往事先并不告知消费者这项费用。另一方面,因为零部件的价格无法统一,维修单位开出的价格高低不一,造成了消费者对零部件的价格有所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