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平板电视缺“芯”成为中国平板技术致命伤

来源:赢周刊 更新日期:2006-04-14 作者:朱扬眉
如果说“屏”是平板电视的“脸面”,“芯”就是其“心脏”。国内平板市场快速释放带来的机会与惊喜,仍然无法掩盖国内厂商“缺芯少屏”的现实困境。

  是抱着取巧的心态继续逗留在价值链的末端,还是潜心研发、敢于亮出自己真正图强之芯?谋求突破从“芯”开始已成为彩电巨头追赶的目标,创维“V12数字引擎”、夏新“双核芯”、长虹“量子芯”、海信“信芯”……纷纷破壳而出,这些中国“芯”的产业化道路将前景如何?

  在追求前景的同时,对中国彩电业来说,比缺“芯”更为尴尬的在于:中国彩电没有培养出自己的产业创新体系,可以追随繁荣却难以拥有繁荣。

  一场狂欢的饕餮盛宴过后,如何才能永远拥有繁华,成为中国彩电企业需要静思的难题。

   平板电视一半以上的成本集中在显示屏幕上,而另有10%~20%集中在IC电路芯片上,在平板电视整机中,芯片的价值更是占到70%以上。平板电视缺“芯”无疑已成为中国平板技术的致命伤。

平板遭遇缺“芯”之痛

  平板时代技术大潮奔涌而过,中国彩电业再次从巅峰时刻抛至底端。从原创技术、核心技术的开发到面板、核心模块的生产供应,再到整机生产,是平板电视产业链的完整链条。中国是公认的全球彩电制造中心和消费大国,但目前国内企业基本上扮演着最末端的整机组装角色,国内液晶、等离子电视产业因此也被称为“光棍”产业。

  对平板电视来说,最关键的部分不外乎是屏和芯。现在国产平板与洋品牌在屏方面没有质的区别,同样从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专业面板供应商进口。而“缺芯”则成为国内生产厂商最现实的困境。据了解,在平板电视整机中,芯片的价值更是占到70%以上。

  “如果说屏是平板电视的脸面,芯片就是其心脏。”夏新品牌管理部新闻发言人王志权如此形容芯片的意义,芯片对改善彩电的画质和效果,提高清晰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芯片制造是资本、技术高密集的环节,位于上游供应链。多年来,国内企业缺芯的“硬伤”一直难以突破,绝大部分厂家的芯片依赖进口,“无芯化”导致了彩电业同质化现象严重,核心竞争力难以提升。

  在全球平板技术市场上,PIXWORKS、GENESIS、华亚、泰鼎、飞利浦、ST、索尼、东芝等强大对手,几乎垄断了全球平板的芯片资源。自力更生的国产“芯”产业化道路会否一路畅通无阻呢?

国产“芯”能否救市

  受资本与技术的限制,缺“屏”的困境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改观,于是芯片突破几乎是国内所有彩电企业的梦想。2005年6月26日,海信发布了中国第一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清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一举打破了多年来国外品牌对中国彩电企业核心技术的垄断,中国7300万台彩电第一次有了中国芯;今年4月6日,全球首台“量子芯”电视在长虹诞生,通过千亿次/秒的计算速度,“量子芯”能够对图像的色彩、轮廓和暗景等进行量子10位精微叠加处理;此前厦华曾推出“炎黄一号”和高清电视显示器控制芯片,创维开发了“V12数字引擎”,夏新主推“双核芯”,TTE欲在四川打造中国最大的家电芯片研制基地……

  中国平板电视生产厂家所标榜的“芯”之间究竟有何差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接受《赢·生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国产‘芯’有自主研发,也有合作开发,一些技术与洋品牌站在了同一高度上,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但国产‘芯’不能混为一谈,数字电视常用的三块核心芯片包括接收与解调芯片、解码芯片和数字视频处理芯片。海信推出的是数字视频处理芯片,是分量最重的一款芯片,其意义相当于影像处理器。长虹‘量子芯’要解决的是视频信号的优化,创维‘V12数字引擎’在解码电路和显像管紧密配合方面有优势,这两者是一种显像技术。”

  芯片有自身的产业链,由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上下游环节构成,国产芯片要发挥效应,关键在于要实现产业化。创维彩电事业部副总裁刘棠枝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芯片实现批量生产,是创维的一个发展目标,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将考虑供应给同行。”

  但从目前来看,国产芯片产业化的道路将并不平坦。一方面是面对国外强劲竞争对手的挑战,无论是IXWORKS、GENESIS、华亚、飞利浦还是ST、索尼、东芝,谁都不好对付。另一方面是其他企业是否“买账”。记者采访了国内几家平板企业,均表示没有购买国内芯片的计划,芯片的更新速度极快,专业芯片生产厂家的品质更有保障。康佳数字平板事业部总经理刘丹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来说,芯片对厂家意义并不是很大。现在主流芯片价格在12美元左右,如果是7美元的,价格下降了30%~40%,但是功能也可能随之减少,比如没有3D或HDIM接口,作为一家追求产品质量的厂家不可能为了节省这5美元而降低品质。但通过芯片的研发,可以达到提高技术的目的。

  目前国产“芯”仍限于企业自行使用,少有批量生产,尚难担当救市的重任。一位业内人士不留情面地指出,国内一些企业热衷于对“芯”的炒作,一定程度是从营销角度创造的概念营销,对市场的拉力并不明显。

  忽视对核心技术的研发,中国彩电企业被挤到一条狭长的利润夹缝里。目前我国市场虽然70%都是国产品牌,但80%的利润都被境外上游厂商赚走。国内彩电企业开始觉醒,技术创新迫在眉睫,通过品牌结盟、与国外大公司建立战略伙伴等合作形式,在技术研发、渠道营销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有“芯”更需创“心”

  处在价值链低端的中国平板电视地位弱势,而尴尬在于中国彩电产业尚未培养有效的创新体系。营销专家罗清启接受采访时认为,一个产业在竞争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可以在某个阶段里没有新产品,但是不可以没有在产业中的创新体系,没有创新体系你只能追随繁荣而不能拥有繁荣。

  中国彩电企业普遍有着“重营销,轻技术”的“传统”,“价格战”、“概念战”被运用得无以复加,对市场节奏的把握、终端产品的差异化设计等非核心环节成为企业关注的重中之重。因此,向国外企业购买新技术成为了企业最现实的选择。

  现在这种局面正在慢慢改变。据了解,目前各大彩电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康佳、长虹、创维等公司除了在自主研发方面下足功夫外,还与上游厂商、国外大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

  厦华苏再泉告诉记者,厦华在产业链资源整合方面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以股权为纽带实现优势互补,通过产业结盟发挥综合效应。据了解,厦华每年拿出销售额的5%作为研发经费。

  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长虹目前已搭建成形“三大核心技术能力”,分别在IC芯片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工业设计上形成了自主创新技术。TTE中国业务公司副总裁韩青表示,TCL将90%的研发经费用于平板电视上,在数字家庭与3C平板电高与国内及国际核心厂商深度合作,还将建立以“动态影像处理技术”为核心的自主知识技术体系。夏新电子品牌管理部陈超则透露,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已占据夏新销售收入的3%。

  有了自主之“芯”的中国彩电企业,只有经过自我研发创新的探索实践,才能最终掌握产业腾飞的制胜武器。

思考 国产彩电不缺 “核心技术”?

  在采访中,记者经常听到这样一种声音:美国人一样穿温州生产的鞋。国际化分工合作是一种趋势,中国彩电企业专注于彩电成品的生产就行了。某彩电企业的负责人甚至语出惊人:“所谓国内彩电企业缺少核心技术的论调,是外资品牌市场营销的陷阱”,“国内外彩电企业都是组装工厂,将关键零件进行专业性组合才是彩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打造完整产业链的追求呢?

  回顾一下上世纪后期中国彩电行业国产品牌与洋品牌两次惊心动魄的交锋。若没有国家投入巨资,扶持国产彩管、玻壳企业,进而打造了完整的CRT产业链,中国彩电企业不可能在全球CRT市场上建立起强势的市场地位。这样的成功经验,平板时代理应借鉴。

  指望外资面板、芯片生产厂家在对待中国企业时完全平等相待,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意,特别是在面板资源吃紧的情况下。2004年上半年中国平板市场曾出现过突出的面板供需矛盾,原因就是外资企业优先供应自己体系内的子公司。

  鞋对美国的意义,与彩电业对中国的意义,决然不同。对中国而言,电子电器制造工业是最市场化,最成熟的优势产业,中国电视企业要在平板新浪潮到来之时,掌握话语权,必须建立系统的可持续的竞争力。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