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预测,2006年国内平板电视市场仍将继续保持这种旺盛的需求,全年销量有望达到500万台。而且这种美好前景可能会延续到2008年奥运会。然而在这一切繁荣的背后,却掩饰不住市场残酷竞争与产品技术更新快显现出来的危机。2006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的发展已不能再简单遵循“降价促销”原则。
平板市场重排座次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京城各大卖场的平板电视又掀起了一轮降价狂潮。去卖场转一圈,能看到同样是26英寸液晶电视,最低售价6000元,最高售价2万元;37英寸最低售价万元以内,最高达到了2万元。据业内人士介绍,液晶电视的主要成本在于液晶屏占到了80%,其它20%则是一些塑料等零散材料,目前37英寸液晶电视的成本至少也要达到11000元。由此可以推算,万元以内的37英寸液晶电视基本属于赔钱赚吆喝。
价格战、概念战,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像家电业一样被各种称谓而又不明所以的概念充斥着。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带来了家电消费市场的空前繁荣,却无法摆脱亏损的阴影。有数据统计,去年12月份,TCL液晶电视销量份额从去年10月份的13.1%跌至10.02%,市场占有率排名从首位跌至第3名;海尔则从第7名跌至第9名;夏新由第9名被挤出“前十强”。与此同时,三星液晶电视从去年10月份的2.74%猛增至4.54%;飞利浦由3.87%增至5.37%。
竞争焦点集中在技术和品质
随着平板市场的快速扩容,激烈竞争带来的价格趋于消费者心理价位,消费行为的逐渐成熟,2006年平板市场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价格敏感转变到技术与品质上的较量。
而企业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掌握市场话语的主动权,掌握上游产业资源成为众多电视品牌当务之急。但是建设一条第六代液晶板生产线需要190亿元,国内没一家彩电企业能独自承担,创维、TCL、康佳、长虹四巨头已经宣布联手自救共建液晶面板生产线。
SONY公司曾经在液晶电视生产方面一度落后,但决意奋起直追,并加强同韩国三星公司的合作,建成了液晶显示板生产工厂。三星则因为一直坚持“平板电视战略”:集中力量发展以等离子、液晶为代表的高端电视,最近又宣布将提前量产第七代7-2液晶生产线,推出加载顶级液晶面板S-PVA的32/40英寸M61B系列液晶电视。众多国内外平板电视生产厂商在残酷的价格战中寻找出口,而之间的竞争也在逐渐升级,而这一点在卖场中销售的平板电视更快的频率上得到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