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液晶电视市场或液晶电视产业,大家似乎是众口一词,这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市场,是中国乃至世界彩电市场的未来。于是,人们蜂拥而至,希望抢上这一班车,掀起了一片淘金热。然而,大家需要警醒的是,危机=危险+机会,机会永远是和危险并存的。很明显,液晶电视市场上充满了机会,但我们不能不警惕潜在的危险,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危险,才能真正抓住机会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机会之一是成为生产大国:2005年液晶电视产量接近900万台,占据全球市场近40%的份额,预计2006年全球液晶电视的规模4300--4500万台,如果我们保持2005年的比例,中国的液晶电视产量将超过1600万台;全球液晶电视市场的规模还会不断增长,中国制造的比例也会不断扩大;市场机会非常明显;逐步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2005年中国液晶电视出口平均价格为280美元,即2260元人民币,只相当于国内品牌在国内销售的15英寸液晶电视的价格;小尺寸、低价格、简单加工是中国出口液晶电视的主要特征;这种低附加值的出口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机会之二是内销高速增长:液晶电视国内销售成倍增长,五大因素刺激液晶电视市场快速增长,2006年液晶电视内销将超过350万台。2006年1-2月,中国液晶电视内销为48万台,同比增长55%;根据赛诺公司的预测,2006年,中国液晶电视的国内销量将为355-370万台,比2005年再增长180%以上;液晶电视内销的高速增长,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这一机会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跃跃欲试。目前中国液晶电视市场的增长模式基本属于外延式增长,靠低价格、微利甚至亏损换回的市场,蕴涵着危险。
机会之三是尺寸阶梯增大:液晶电视每一次的尺寸扩大,都为企业带来了机会。因为,谁先预计到了液晶电视尺寸的扩展步伐,并适时的推出该尺寸段的产品,谁就可能占据这个市场。例如,当众多企业还沉浸在32英寸和37英寸液晶电视市场的时候,索尼抢先在2005年末将40英寸液晶电视推向市场,同时以适度的价格、优秀的产品组合、强大的推广力量,取得了可喜的战绩。然而机会存在的同时仍然有危险。如果我们错误的判断尺寸的变化趋势,很可能犯冒进或贻误战机的错误。
危险之一是价格交替下降 :当生产厂家以降价前的价格购买了液晶屏、部件后,如果市场价格下降(通常是上游产品价格下降),就意味着厂家必须承担降价损失。这样,厂家降价前库存的液晶电视越多,它们的损失就越大。因此,在一个价格狂降的市场上,生产商会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Dell的“零”库存战略、国外企业非常注重“库存转转率”指标,都是为了规避价格下降过快的危险。我们的彩电企业如果能够调整经验策略,掌握今天的降价特征,就能够在新的市场中取胜。
危险之二是国外品牌反攻:国外品牌份额呈扩大趋势,20%差价造就市场优势。当索尼(KLV-V40A10)的价格高于国内品牌70%时,它的占有率已经超过所有国内畅销机型。当索尼(KLV-S40A10)的价格高于国内品牌20%时,它的占有率会是国内畅销机型的2-3倍。显然,如果索尼坚持这一差价策略,而国内品牌没有更强的对应策略的话,国内品牌是很难与索尼争斗的。
危险之三是沦落丛林市场:市场吸引力虽然非常诱人,但竞争十分血腥,布满了不守规则的竞争者;进入市场时都踌躇满志,但随时可能面对优胜劣汰的结局;要正确评估市场、对手和自己,密切关注顾客需求;无论市场多么有吸引力,失败者总比成功者多,问自己,你凭什么在这一市场取胜?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在局部市场上取得绝对优势。
液晶电视市场=丛林型市场?以上分析的是中国液晶电视市场的三大机会和三大危险,实际上,在这个市场上的机会决不止三个,危险也不止三个,我们只是抛砖引玉,引起大家进一步的思考。我们的目的是,希望业内人士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一个市场的机会与危险,正确地评估自身的能力,以至于在这个市场上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作者: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