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南大学荫罩式等离子显示技术产业化的消息以及松下等离子降幅最高达20%的消息,再次把等离子推到了讨论的焦点上。
且不论我国自主研发的荫罩式等离子产业化将会是怎样的一种结果,首先大的舆论环境总体上对等离子都不利。诸如等离子和液晶市场比例二八说等,而且国内企业在宣传自己的平板战略时,往往打的是平板(包括液晶和等离子)的旗号,但实质上突出的只有液晶,等离子只是为了完善战略的一个摆设。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说法。首先,液晶比等离子更容易做到高清,而今年又被认为是中国高清启动年,既然高清是潮流、是趋势,肯定要寻找更容易实现的显示技术。但据笔者了解,虽然等离子在高清显示上确实不如液晶,但现在已经取得了突破,可以达到1080P的显示。负责荫罩式等离子技术的东南大学的王保平教授也称,目前荫罩式等离子42英寸的样机已经实现了1080P的显示,高清已不是问题。
其次,企业为了生存。据调查显示,37英寸以下的市场,液晶占60%,企业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投入产出达到平衡,就需要寻找市场的热点。其实,这也是企业的一种短视行为,毕竟液晶和等离子各有各的优劣,而且在大尺寸市场还是等离子的天下。正如有专家称,未来的消费需求肯定是趋于大屏幕化,这样等离子的优势将凸显,毕竟同尺寸的液晶和等离子相比,其目前的成本要高出几成。
对于企业来说,为了规避风险,抢得市场先机,都愿意多手准备,在平板电视市场的角逐也一样,都是液晶和等离子两手抓,但明显的是,企业两手都抓但两手都不硬,特别是等离子已成为短板。而且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等离子显示技术产业化,也需要国内彩电企业的鼎力配合,不然生产出来的模组只有熊猫一家企业使用,那是无法展开市场的,就更无法与日韩的等离子抗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