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合资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今年5月正式投产
据权威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 公布的全球电视市场销售报告显示,从2005年第三季度起,全球平板电视的销售额便超过全球电视机销售总额的半数。以第三季度为例,全球电视市场销售量4360万台,销售额191亿美元,分别较前一季度增长了12%和19%。其中,传统CRT电视销售量2550万台,比前年同期下降了8%。液晶电视销售550万台,实现销售额65亿美元,占总体销售额的34%;等离子电视销售160万台,销售额39.6亿美元,占总体销售额21%。
在全球电视机市场,液晶电视(LCD)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等离子电视(PDP),并已经开始取代CRT成为市场新霸主。由此,原先依靠等离子电视主打平板电视市场的日本企业,近日来纷纷转型。据悉,原先等离子最坚定拥护者的东芝、松下,本周均高调地全球同步发布了多款液晶显示产品,另外,本报记者独家获悉,继夏普、SONY之后,东芝、松下也正在合资打造新的液晶面板工厂,由于对今年液晶电视市场需求看好,该生产线将提前到5月开始量产,将为东芝、松下、日立提供液晶面板。
根据全球权威的市场研究公司GFK对中国彩电零售市场的最新监测数据,对比2004年数据,2005年液晶电视销量增长了408%,销售额增长405%,等离子电视销量增长了157%,销售额增长了69%。从市场规模看,液晶电视的销量是等离子的2.6倍,销售金额是等离子电视的1.4倍。从增长趋势看,液晶电视明显快于等离子电视的发展。同时,GFK向本报提供的预测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数字电视中,液晶产品需求与等离子之比将达到创纪录的7:2,并将取代CRT成为彩电领域新霸主。
由此,2005年宣布停产等离子的东芝也于本周高调加入液晶产品阵营,东芝新的液晶系列为WL66C,包括26、32、37、42、47英寸5种尺寸,成为继夏普以外型号最为齐全的外资液晶电视品牌;此外,一直作为等离子产品坚定拥护者的日本松下20日也正式宣布全面推出其自身的2006年液晶系列六款新品,全球同步上市。
据了解,此次日本企业的液晶产品一改过去价格高高在上,走高价路线的风格,刚刚面市就觊觎市场份额的大幅度提升。其中,东芝一款32英寸的液晶电视,报价只有11990元;而47英寸的大尺寸液晶电视,也比目前的市场平均价位下降了25%以上。同样,松下电器全球同步推出6款高清液晶电视机,也宣布其普及型产品价格将有20%的降幅。
然而由于韩国两大面板厂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与乐金飞利浦(LG.Philips LCD;LPL)有其自有品牌电视吸纳大量的电视面板产能,东芝、日立、松下等没有面板厂支援的日本电视品牌,则急于寻求更多的面板供应来源来支持。
在全球电视品牌激烈的竞争之下,东芝与松下合资建立的液晶面板新工厂将提前到5月开始量产。据悉,此次新工厂将主要以26-37英寸的面板为主,其80%的产能将由东芝、松下、日立三家投资公司来进行划分,而其余20%的部分则将针对市场进行销售。
东芝和松下产品策略的转变,立即引发了国内企业的回应。本周起,很多大商场和家电大卖场内,国产液晶电视同时发起价格反击战,而多种国产品牌的37英寸液晶电视已开始跌至万元以内。长虹宣称引爆“平板核爆”,一款37英寸液晶从12999元降低到9999元,虽然在销售海报上注明“限量销售”,但是各大商场和卖场上都有销售。海信、海尔、厦华、康佳等也有9999元的37英寸液晶亮相。而海信、厦华的47英寸液晶已降到19999元。创维则发动了平板“春雷行动”,一款采用三星七代屏的40英寸液晶降幅高达3000元。
可以预见,在今年5月份后,平板电视将迎来降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