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有线数字电视试点验收管理办法(暂行)》,对试点单位发出了最后通牒。通知指出,6月30日前,还没有启动有线电视数字转换的各地有线电视网将被取消试点资格,并且不再享受目前为试点单位提供的优惠政策。国内共有40多家有线电视数字转换的试点单位。但目前,除了青岛、大连、太原等城市外,其他城市有线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换工作十分缓慢,究竟推广的难点在哪里?今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又将会有怎样的一个突破?地方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机顶盒厂商各自在平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制肘?相互又如何合作才能保证各自的利益?本期我们邀请有关人士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怎样理解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的《有线数字电视试点验收管理办法(暂行)》的作用?国家广电总局通过行政的手段来推行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吕 品 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是时间性很强的项目,技术在不断发展,任何技术的优势都具有阶段性,如果不能在一个阶段里完成平移,很快就会有新的技术来取代。因此,在有限的时间段里,国家广电总局规定要完成预定目标,是有道理的。发通知是为了在行政上进一步加强力度,广电本身是行政主导的产业,行政上的压力对促进平移将是非常有效的。朝着2008年的预定目标,在配合奥运的前提下,经过努力,达到两三千万的用户水平应有相当大的机会。
罗小布 首先信用很受质疑,国家广电总局给出的政策非常有限,比如许可证都没有给出来。《有线数字电视试点验收管理办法(暂行)》只是对各地的一种催促力,但各地的经济情况和策略都有所不同,“一刀切”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也违背了客观规律。如果在6月30日前,各地有线电视数字转换一旦没有按时间规定完成,此公文也会失去执行效用。
钱晓钢 我认为下发《有线数字电视试点验收管理办法(暂行)》真正的目的就是催促各试点单位赶紧行动起来,加快平移步骤,推动数字电视发展。整体平移本身不是纯商业行为,第一网络公司不是一般的商业化运作企业;第二整体平移牵扯到许多行政规制,必须通过行政手段来调整;第三在资金回收上风险很大或者根本无法全部回收。因此虽然国家广电总局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是光靠现有的行政手段并不能使平移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如果试点资格被取消,会阻碍既定的2008年总目标的实现。
包 冉 从中国的具体国情来看,整体转换确实是迅速推进广电行业数字电视发展的方式,只不过由于种种利益的纠葛和矛盾,整体转换在三年前初启动时曾引发巨大争议。客观地讲,三年以来整体转换的进度虽然距离当初预期有较大差距,但是一直在不断提速,而在电信业积极推进IPTV,直播卫星即将升空的情况下,有线电视要保证竞争力,必须尽快数字化,而要尽快数字化,只有整体转换这一途径。
我认为,现在有线电视数字化的焦点问题已经不在于整体转换与否,而是依靠整体转换将模拟用户转化为数字用户之后,能够有什么样的业务创新,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差异化运营服务,使电视观众真正能享受到数字化的好处。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体现整体转换的效率与效益;做不到这一点,即使完成整体转换,也依然会面临替代型竞争业务(如卫星直播和IPTV)的步步紧逼。
平移工作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目前迫切需要怎样的一个政策环境才能真正促动数字电视转换普及?
罗小布 平移工作进展缓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意识感差。各地网络运营商目前都有危机感,如果IPTV、点播等业务在当地开通,大家首先考虑的仅仅是收益问题。二是大家忽视了平移后可以达到的真正目的。平移后真正带来的效益是频道资源的价值提升。
网络运营商希望有频道经营权,如果得到了政策上的真正支持,也就解决了平移的根本瓶颈——“资金”问题。
吕 品 目前平移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价值体现不清楚,平移以后数字电视平台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对于网络公司来说,平移以后会增加可观的带宽,对于政府来说,可以提升城市信息化的水平,但是老百姓却没有看到本质的改变,大多数地区平移以后的内容与平移以前相比没有很大的变化,平移后相对成熟的网页浏览业务也没有发展出商业化的应用,仅仅是政府网站的转发,对大部分用户起不到有效的作用。
钱晓钢 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不搞平移的运营商受到的压力不大,依然可以过日子。其次是运营商认为搞平移资金回收上风险太大。促进数字电视转换普及迫切需要的政策环境是:1.政府主管领导亲自抓,撤换抵触平移的网络公司领导。2.支持平移中出现的基本收视费上调。3.对抵触平移的运营商,通过控制节目提供商的行政手段减少向其提供节目;对积极开展平移的运营商提供丰富多彩的节目。4.有条件地向电信运营商开放有线电视市场,让不搞平移的有线电视运营商感受到足够压力。
高 悦 虽然目前数字电视产业热了,可市场还是不成熟,也就是产业热,需求不热。除了靠政府的推动外,更需要需求的拉动。一是节目内容商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用户,而不是收取收视费。要提供贴近消费者需求的数据增值及互动点播业务。二是在处于启动的平移初期,各行业应该先以培育产业链为主,开拓新的合作模式。
我们前两年与网络运营商合作也很松散,他们对内容产品不甚了解,发展付费用户动力不足,但去年我们在推出付费电视助推整体转换的新模式后,通过预定两年频道收视,免费赠机顶盒,让出付费集成平台的收入补贴给有线网络公司,这种新的合作模式也促进了当地的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发展。我们的130万用户约有1/3是通过这种方式发展起来的。
包 冉 据了解,整体转换目前在各地的速度都在加快,比如中西部地区、上海等。速度快不快,关键看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和当地广电部门的发展思路。
有一种观点认为机顶盒和点播费用太高是制约整体转化的关键因素,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罗小布 对青岛模式和杭州模式的借鉴可以是100%,但不适合在各地进行推广。各地还要根据市场满意度、企业接受度、财政支持等因素来发展适合当地的模式。
钱晓钢 将几大模式统一起来是个好主意。但是不一定存在适合各地通用的推广标准。
吕 品 这几个模式都各有其特点。青岛模式最适合中国国情,在政府的推动下,通过一定的财政手段,使得平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平移以后用户反应也比较积极。
佛山模式在青岛模式的基础上,解决了启动资金来源的问题,通过生产厂家和运营商的配合,不再使银行承担主要的资金压力,负担主要资金的机顶盒厂家认识到机顶盒推广以后的增值服务会带来可观的商业利益。佛山模式推广的难点在于,机顶盒推广以后产生的价值在大多数城市里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杭州模式是个特例,杭州具有网络上的先天优势,首先提出双网融合的概念,符合技术发展的潮流,在实践上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杭州模式在推广时受到先天条件的制约,只有在广电与电信能充分合作的城市里才可能推广。
理想的状况是将三种模式融合起来,在即将开始平移的地区预先考虑政府的角色定位;在现金流问题上,吸引更多的资本参与到平移产业中来,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同时推动电视的互动性价值,广电行业积极与电信行业从各个层面上展开合作。
机卡分离政策是信息产业部提出的发展我国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产业政策,但是各地网络运营商并不是太积极推进,这可能与机卡分离标准没有出台有一定关系,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
吕 品 “机卡分离标准缺失制约平移的进展”——这完全是错误的观点。机卡分离的本意是降低机顶盒成本,目前机卡分离的三个技术路线中,前两个大卡方案与机卡分离的原始出发点有差距,但是它们派生出一些特殊的应用,因此仍然有存在的价值。若要让机卡分离真正促使机顶盒降价,必然要走低成本方案。
目前国际上已经完成了机卡分离的新一轮探索,在美国和欧洲分别都提出了D-CA的概念,就是可下载CA。可下载CA非常接近于目前的机卡分离的小卡方案和天柏公司在两年前提出的软硬分离方案。
欧洲DVB协会正在制订可下载CA的技术规范,在成员之间已经展开热烈的讨论,他们对原先的CA标准进行了修改,使之成为可以完全从机顶盒中剥离出来的纯软件包,通过用户的选择自动下载不同的CA。
美国最大的运营商分别跟CA厂家和机顶盒制造商结成联盟,正式推出了符合美国CABLE实验室要求的CA示范工程,将成为全美新一代CA的统一标准。
因此,机卡分离完全不是制约平移发展的拦路虎,如果进展顺利,机卡分离将大大推动产业发展。只是目前关于大小卡方案的争论显得有点本末倒置了,我们推崇的是走国际上的软硬分离、可下载CA的路线,制定一个协议标准,让所有的厂家都来支持。
现在的问题是大卡要增加成本,小卡要改太多的东西,而软硬分离实现起来却非常简单。我们已经做到了三个CA厂家的可下载方案,在这样的方案下,完全不需要修改原厂家的软件。
钱晓钢 问题出在可操作性上。对应地方网络特有技术规范的卡(除了CA之外,还有EPG,Loader,Data Broadcasting,NVOD等等)由谁来协调软件集成?由谁来负责认证和售后服务呢?由于牵扯到太多家竞争对手的技术和产品,目前的制作卡的公司无力承担此任务,而网络公司更是无心也不具备此种能力。因此,机卡分离目前根本不可操作。
要让机卡分离具有可操作性,就应该成立一个行业性组织,专门从事上述系统性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其实,这种卡不会如以前人们想象的那么便宜。
包 冉 机卡分离从技术和商业上讲都是好东西,但是好东西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不一定有旺盛的需求。从技术标准的角度来看,目前在国内,一个统一的广播电视市场并不存在,各地广电部门都有大量的先期技术和设备投入,各式各样的CA并存就是明证。消化这些历史积淀,需要时间,更需要有健康的商业标本作参照。
根据各方预测,今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预计可能达到多少?
吕 品 2006年,我们预测数字电视用户数新增量在400万-500万,考虑到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推动,也有可能增加500万-600万。
今年的平移将重新洗牌,平移模式和平移以后的运营模式都将有突破性的进展。可以预见,今年是准备之年,明年将是雪崩之年,如果今年的用户增量达到500万户,明年的增量将会达到1000万户。
钱晓钢 2006年底,数字电视用户累计可能会达到1000万。
包 冉 根据预测,2006年有线数字电视将新增500万用户,累计达到750万户。
罗小布 今年上海的有线电视用户可以达到30万~60万户。
从1月份到现在,高清频道在各地城市的开播处于什么样的进展阶段?付费电视在用户中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率有多高?今年总的规划又有哪些?
罗小布 整体平移和高清频道并没有关系,开播高清频道只是多了一个业务而已。只有做出与用户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咨询类节目才是频道资源应走的路线,如可以专门做教育、股市等多种类的资讯信息和服务。据我们统计,上海目前只有5%的点播用户,点播并不是唯一的消费形态。
钱晓钢 高清数字电视的开播能促进数字电视的发展,间接促进整体平移。目前,中数传媒和各地网之间,在高清电视收视费分配及对用户的控制管理权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影响了高清节目的落地。因此,出现高清机顶盒市场还很小的问题。随着该问题的解决,以及其他节目平台的高清数字电视节目的开播,预计今年高清机顶盒会有较大的增长。但估计不会超过20万台。
吕 品 高清频道将会推动数字电视用户的增长,同时平板电视的大幅度降价也会推动高清数字电视用户的增长。但是高清频道本身对平移并没有太大的作用,需要高清的用户不管是否平移都会选择,而做了平移的地区决不会赠送高清的机顶盒,高清不是平移的必然需求,所以也不会对平移产生足够的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数字家庭的理念和家庭媒体中心的产品的高速发展,今年下半年,高清机顶盒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长的最大动力不仅仅是高清电视节目,而且是基于IP的业务与高清节目的融合,这将极大促进高清平板电视用户购买家庭媒体中心产品。
家庭媒体中心绝不仅仅是一个看电视的盒子,而是一个高端产品,将会形成DVD以后新的产业增长点,其规模有可能达到DVD的规模水平。从微软到Intel,国际知名的IT巨头都已经介入这一领域。高清将成为家庭媒体中心的一个功能,今后高端用户的发展方向已经不是高清,而是家庭媒体中心。
高 悦 去年,从上海文广的统计来看,付费电视用户已突破130万户,定户规模在200万户,实践数据显示,付费电视的这种商业模式将取得成功是确定无疑的。今年各节目运营商将全力主推高清和增值服务,必须将节目互动和内容齐头并进才能有自身的优势。
包 冉 内容与运营、终端产业的联动,是电视发展史上一个基本的产业规律,从这个角度讲,高清频道肯定是对中国的数字电视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但是目前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的基数还不大,高清频道又采取付费频道的推广模式,所以速度不会太快。
今年下半年直播卫星的升空,2007年直播卫星的正式运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以及地面传输标准的确立,将会为高清频道打通有线、卫星和地面的不同通道,届时推广速度会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