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春天属于液晶面板,这个曾颇受人质疑的产业如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样,可以扬眉吐气了,而且这样的好日子似乎至少可以坚持到2008年后。
2月8日,国内两家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企业之一的京东方发布公告称,2006年1月1日与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企业冠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面板订购框架协议》,冠捷科技将在未来三年内继续从京东方采购液晶显示器用和液晶电视用TFT-LCD面板,预计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最高采购金额分别为60,000万美元、70,000万美元、100,000万美元。
在这份总额为13亿美元的订单背后,是全球液晶面板需求的大涨。从冠捷科技和东方冠捷(京东方与冠捷科技的合资企业)过去的订单来看,在包括2005年在内的前三年里,这两家公司的采购量才4.3亿多美元,还不到2006年一年的采购量。
其他液晶面板企业的日子同样好转起来。来自联合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尽管液晶面板价格在2005年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但主要公司的业绩并没有一蹶不振,相反许多公司的业绩有所提升。“以龙头企业LG Philp为例,其1季度的EBITDA margin由于液晶面板价格下降太快而出现大幅度的下降,降低了13%,但这种趋势很快得以扭转,二季度就上升到19%,三季度更是达到25%。”分析师唐志说。而根据建华投顾等中国台湾券商的预测,中国台湾液晶厂商在2005年第4季度都能盈利,其中友达和奇美的业绩甚至可能取得较大的增长。
这样的增长会因为液晶电视的高速增长维持下去吗?
TCL彩电负责人史万文预测,未来三年,中国液晶电视将保持每年300%的持续增长。根据华泰证券的调研,在今年春节期间,液晶电视的销量占到整个彩电总销量的70%。
多数彩电企业乐观地认为,液晶电视的需求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逐步升温还会增加。如果是这样的话,下游企业对于液晶面板的需求会持续保持下去。事实上,现在液晶电视的面板需求已经超过了笔记本液晶面板的需求。“液晶电视面板的需求在2005年第2季度开始超过笔记本电脑,预计到2006年底将逐步接近显示器对液晶面板的需求。”唐志说。
这种需求增长可能会给京东方这样辛苦投资难见效益的企业带来转机,但华泰证券分析师孙华认为,现在国外的液晶面板企业都加大了第6代、第7代液晶生产线的投资,夏普更已经开始入手第8代液晶生产线,势必会给新的小尺寸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带来压力。
1月22日,四家国内最大的彩电企业创维、康佳、TCL和长虹在深圳联合成立了一家光电公司,寻求在液晶面板领域有点成就。不过此举与其说是看好液晶面板产业,不如说是彩电企业不想受制于上游的无奈举措。
尽管中国有望在三年之内成为全球主要的平板电视制造中心,在全球平板电视格局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但是彩电企业甫一进入平板电视领域就遇到接二连三的降价打击。一位离开彩电行业的某彩电企业董事长对记者说,当液晶电视刚兴起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可以过上一段好日子,没想到,不停的降价,液晶电视的利润很快就跌得和CRT彩电相差不了多少。
液晶面板上游供应商美国康宁公司首席运营官PeterF.Volanakis日前在其公司业绩发布会上预测,市场对于更大尺寸的液晶面板及上游零部件的需求日益加大,而液晶电视的价格将继续下降。这个消息不会让国内的彩电企业好受,因为液晶电视成本的70%都来自于液晶面板,液晶面板无论供不应求还是供大于求,国内的彩电企业都讨不到好果子吃,因为国外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同时也是他们的竞争对手。
因此,液晶电视厂家冒险进入液晶面板领域,可以说是“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的最好注解。何况液晶面板的周期性规律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
唐志认为,液晶产业带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表现为:价格走稳-市场回升-投资增加-产能扩大-价格下滑-市场低迷-投资缩减-新增产能减少-价格走稳-市场回升。“尽管大多数人对液晶面板产业景气程度下降感到恐惧,但实际上这往往为新进入者提供了较好的机会,使得其建厂和构建产业链的成本较低,并有助于新厂商提升市场地位。”
液晶面板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如今市场上的主要厂商都是近10年内进入该市场的。1995年全球液晶面板产业低谷时,韩国厂商进入该领域,结束了日本厂商独霸天下的局面。1997年全球液晶面板产业又一次陷入低谷时,中国台湾厂商进入该市场,到2002年液晶面板产业再次步入低谷时,一部分新的中国台湾厂商再次进入该产业。2004年中国大陆厂商开始大规模进入液晶面板产业。
回顾液晶面板市场的发展,后来者往往更有优势。尽管韩国厂商1995年才开始进入液晶面板产业,但到了2000年,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就高达32.6%;到2001年,其市场份额更是高达35.3%,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制造国。中国台湾地区的厂商在1997年进入液晶面板市场以来,到2002年,其市场份额就达到35.4%,成为全球第一。在2002-2005年,中国台湾地区厂商与韩国厂商在全球份额第一上进行了拉锯式的争夺,从2005年的情况来看,中国台湾地区的厂商预计市场份额高达40.3%。相比之下,日本厂商的地位则是江河日下,尽管全球液晶产业发端于日本,但其市场份额在2000年下降到50.3%,到2005年更是预计将下降到17.2%,其市场地位远远落后于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
但问题是,下游企业真的需要进入液晶面板吗?“液晶面板产业瞬息万变,而且投资巨大,一条线动辄要几十亿甚至几百亿元,建好后也会面临着被迅速淘汰的风险。”康佳集团一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