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国内平板电视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仅春节期间,北京、上海、广州家电连锁卖场平板电视销售均超过2万台,其中国产品牌占据70%以上的销量份额。在日资品牌大幅降价因素的影响下,外资品牌整体市场份额有所回升,特别是在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索尼、日立、松下等品牌增幅较大,但就整体市场来看,外资品牌增幅有限。
外资品牌图谋市场翻盘
2005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价格呈现急速下降的态势。
根据家电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平板电视产品价格较2005年初平均下降了近50%。
国产品牌销量份额一度迅速增长,截至2005年底,已形成“八二格局”(国内品牌80%,外资品牌20%)。在国内品牌市场地位日益壮大的形势下,以索尼为代表的日资品牌不得已选择了放弃一部分销售利润,使自身市场份额短期内在中国市场得到明显提升的道路,但其产品价格与国内品牌产品的价格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综合考虑性价比、服务等因素,城市消费者还是倾向于购买国产强势品牌平板电视。
价格是把“双刃剑”。长期以来,中外品牌在中国彩电市场形成了两条不同的发展路线:国产品牌的规模化发展道路和外资品牌的坚持追求高品质、高利润的道路。价格是影响这两种路线发展的关键因素。追求大规模,必定要损失价格;追求高利润,必定要损失市场份额。外资品牌,尤其日资品牌的“集体跳水”,是其市场份额急剧萎缩、利润下降压力空前的结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家电课题组《2005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研究报告》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城市消费者预期购买平板电视选择国内品牌的比例为71.8%,选择外资品牌的比重只有17.1%。
外资品牌优势何在
现阶段,在平板电视整机的研发制造上,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是同步的。国内品牌经过充分竞争后,在技术储备和自主研发上沉淀了一定的基础,做好了在产业升级换代前的准备工作,几乎与日本、韩国、美国的品牌是一个水平,甚至在一些产品功能、性能指标上比外国品牌更好。
外资品牌一直强调自己拥有上游显示屏的资源,具备核心技术优势,但事实上显示屏的制造和彩电整机制造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企业,屏的优势和彩电整机的优势不能混淆不分。从全球产业发展布局来看,屏作为全球的公共资源,不为哪家企业所独有,LG、飞利浦液晶显示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较大的两家大面积液晶面板生产商,但LG和飞利浦两家公司根本难以消化所有的产能。
彩电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彩电整机的整合技术和渠道优势,而不是上游的液晶屏、等离子屏之类的部件技术。就平板彩电制造企业而言,要通过与上游屏的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挥各自领域中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把合作从产业链层面提升到战略层面,共同拓展全球平板电视市场。
中外品牌对决数字高清市场
彩电的数字化方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数字电视普及过程中,消费者的认知也决定了整个技术进程的速度。通过社会各界和彩电制造企业的大力宣传,城市消费者对数字电视的认知有了大幅提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家电课题组最新数据表明,80.3%的城市消费者听说过数字电视的概念。但深度调研显示,近一半的消费者并不清楚数字电视有高清和标清的区别。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家数字电视标准迟迟未能出台,减缓了整个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速度,导致消费市场各种有关数字高清概念运用的混乱。现阶段,高清环境还没有完全具备,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讲,即使购买了所谓的“高清电视”,也不能享受到真正的高清视像带来的乐趣。所以,央视高清频道与海信、日立、松下等进行合作推广高清电视一方面是迎合了部分市场需求的。
目前,人们在现代生活的居住环境、娱乐消费环境中,对电视机的时尚轻薄、高清晰画质表现、丰富的电视内容、多样的数码娱乐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数字高清已成为中国彩电业的主流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