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调查的几大面板厂商几乎垄断了大屏幕液晶面板的供应,一旦他们有任何闪失,肯定对大屏幕液晶面板的供应有影响,最终也肯定会影响到终端的液晶电视产品。”产业观察家、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这样表示。
液晶面板行业正在经历第一次、不过也有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行业危机。因为涉嫌串通保价,三星、LG-飞利浦、夏普、友达光电、NEC等液晶面板巨头遭到了来自欧盟、美国以及日本、韩国相关反垄断机构的调查。如果被证明情况属实,进行串通保价的厂商将会被命令缴纳巨额罚款。有分析师估计每家企业的罚款金额将高达2亿美元,五大面板厂商的罚款金额累计将超过10亿美元,这个数字将创下历史上最高数额的反垄断罚款。
当市场看过了太多下游整机厂商的价格战后,上游企业的竞合关系也开始浮出水面,这种蝴蝶效应多久才能波及到终端市场,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对于面板占到总成本70%~80%的液晶整机产品来说,上游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最终体现在终端产品上。
“接受调查的几大面板厂商几乎垄断了大屏幕液晶面板的供应,一旦他们有任何闪失,肯定对大屏幕液晶面板的供应有影响,最终也肯定会影响到终端的液晶电视产品。”产业观察家、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这样表示。
缘起圣诞采购季
12月8日,全球液晶面板产量首位的韩国三星电子接到了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的汇报命令。此外,三星还收到了来自韩国、美国当局同样的调查通知。
同一天,日本最大的液晶厂商夏普在美国的子公司则收到了美国司法部的传票。翌日,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也向夏普发出了汇报的命令。
LG-飞利浦也没能幸免。8日,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前往该公司在首尔的办公室调查,该公司的东京事业所也收到了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的调查通知,位于美国圣何塞市的事业所亦接到了美国司法部的传票。日本当局表示,他们甚至怀疑有10家以上的公司存在操纵价格的行为。目前中国台湾的反垄断调查机构表示将持续关注事态发展,但还没有对任何一家公司做出相应调查。这些国家的反垄断机构怀疑,在2003~2004年度液晶面板行业回暖的时候,这些液晶面板巨头在价格以及供货量上存在共谋。2004年正是近几年来LCD行业的利润最高点,2004年上半年三大LCD面板厂商的平均利润超过了30%。
消息甫一传出,随即引起资本市场的迅速反应,LG-飞利浦的股票明显下挫,两天内该公司的市值就缩水了16亿美元。
而更严重的处罚可能还在后面。在韩国,如果涉嫌串谋价格,处罚金额最高为由此产生的销售额的10%。根据三星和LG-飞利浦在2003年~2004年的销售额,有韩国分析师推算,韩国企业将有可能面对2亿多美元的罚款。而美国则可能按照两倍于被调查公司的利润或两倍于受害人的损失来处罚,即对每家公司开出1亿美元的罚单。
上游竞合 下游观望
价格联盟涉嫌垄断而缴纳巨额罚金不乏先例。就在2005年年底,美国司法部就对内存市场的DRAM价格联盟做出了惩罚。整个DRAM价格联盟的处罚金额累计7.29亿美元,是历史上第二大反垄断罚款。而迄今为止罚款金额最高的是2001年维他命厂商缴纳的7.52亿美元。
但是目前针对液晶面板供应商的调查一旦确认,将创下最新的罚款金额——韩国
在代表了目前最高竞争级别的八代线上,夏普的第八代生产线已经于8月正式投产。而索尼与三星合作的八代线也预计在年内投产,量产规模达到每月5万片,配合目前的七代线。而近年来以奇美和友达光电为代表的台系面板企业开始崛起,液晶面板企业的竞争格局也开始重组,曾经一度是全球最大面板厂商的LG-飞利浦今年的市场份额已经跌到第三。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该公司的亏损已经高达3.35亿美元。飞利浦已经明确表示将出售LG-飞利浦的全部股份。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大多数中国企业对上游厂商遭受的巨变,仍然处于观望状态。“我们肯定希望上游的价格稳定,但是目前还没有特别的应对方案。”国内某知名彩电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但是以目前液晶电视产品的成本结构来看,中国企业恐怕也没有更好的应对措施。赛诺公司的叶平告诉记者,以2006年9月40英寸的液晶电视为例,整机产品的价格在1300美元左右,其中直接成本占到70%。在这70%中,面板的造价达到690美元,占到总成本的53%。电子材料、结构材料和直接人工分别占到了6.2%、7%和3.2%。“中国企业可努力和应对的也就在这3.2%上。”
而在叶平看来,2007年中国的液晶市场将进入一个平台期,“在中国液晶电视市场数倍增长的时期过去了,增长率将从2005年的480%,下降到2006年的190%,再进一步下降到2007年的10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