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该如何面对?一线品牌中台湾屏将过半

来源:PCPOP.COM 更新日期:2006-11-23 作者:顾新杰

透过现象看本质,液晶屏“血统”简析[上]

 

    在“代数”之争随着越来越多7代线、7.5代线和8代线的量产逐渐平息之后,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又掀起了“日本屏”、“韩国屏”和“台湾屏”的争论。尤其是国庆黄金周期间国际品牌大尺寸液晶电视的集体跳水,更激发了一向喜欢“刨根究底”的中国消费者对于夏普、索尼、三星、东芝等高端电视品牌的主打产品到底有没有采用“台湾屏”以降低成本的讨论。

    “台湾屏”,其实就是我国台湾省液晶面板厂所制造的液晶面板,作为液晶电视和液晶显示器的核心部件,屏幕、或者说液晶面板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机的画质表现,尤其是随着用户对IPS、PVA、MVA和AVS等面板广视角技术和WCG广色域等技术概念的了解,“屏”的出身血统便成为判断一款产品高低优劣的主要依据。

    有关“屏”的血统,各个媒体都已经有了很多的介绍,只不过未必详细或准确,因此这里再简单进行一个总结。

    IPS(In Plane Switching,平面控制模式)技术,最早由日立(Hitachi)研发成功,现在的主力厂商为韩国第二大、也是全球第二大面板厂LG.Philips LCD(LPL),以及由日立、松下(Matsushita)和东芝(Toshiba)合资成立的IPS Alpha,还有被索尼(Sony)收购的、原先奇美(CMO)收购自IBM日本的IDT。

 友达光电已成为今日MVA阵营的中流砥柱

    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畴垂直取向)技术,最早由富士通(Fujitsu)研发,后陆续授权给多家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厂商,随着富士通将其液晶研发和制造业务出售给夏普(Sharp),富士通的MVA也最终被夏普的ASV(本质上是一个概念而不是具体技术)所取代。好在我国台湾省的友达光电(AUO)和奇美电子并未放弃对MVA的研发,友达承袭了富士通Premium MVA(P-MVA)的衣钵并继续研发出Advanced MVA(AMVA)面板,而奇美则继承了富士通的Super MVA(S-MVA),这两家台湾省面板大厂由此成为MVA阵营的中坚力量。

透过现象看本质,液晶屏“血统”简析[下]

    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取向构型)技术,原理上是MVA技术的一种变形,目前的主导厂商是大名鼎鼎的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而索尼在和三星合资成立面板厂S-LCD后,基本上也投入了PVA的阵营。时间再往前追溯几年,日商三洋(Sanyo)也曾经制造过PVA液晶面板。

 凭借与索尼的联姻,三星在液晶面板领域更显王者霸气

    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边缘场切换)技术,是IPS的一个分支,其主导厂商为韩国的Hydis——这里或许应该说“前Hydis”比较妥当,毕竟韩国现代(Hyundai)已经把Hydis卖给了我国的京东方(BOE),而双方合作的结晶BOE Hydis已经濒临破产,FFS技术恐怕只有靠Hydis的中国亲戚北京京东方光电(BOE OT)来发扬光大了。

    OCB(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Optical 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光学补偿弯曲排列/光学补偿双折射)技术,目前由东芝主导,据说最近已经开发出了画质足以媲美CRT的样品,但尺寸能否做得够大、成本能够足够低,以至于我们是否能在液晶电视中看到OCB技术的采用,现在还是未知数。

 如雷贯耳的夏普ASV到底是什么?

    说了半天,还没有提到如雷贯耳的ASV,毕竟这可是有“液晶之父”美誉的夏普主打的面板技术,也是很多液晶电视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终极面板。其实,夏普一向所宣扬的ASV(Advance Super View也有称Axial Symmetric View)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广视角技术,它把所采用过TN+Film、VA、CPA广视角技术的产品统称为ASV。追根溯源的话,只有CPA(Continuous Pinwheel Alignment,连续焰火状排列)模式才是夏普自己创导的广视角技术,只有这种技术,才会造就六角形放射状的独特液晶分子结构。

2300万片 一线国际品牌台湾屏比例过半

    根据泡泡网数字电视频道昨天的报道《销量破千万!3S巨头瓜分液晶电视天下》,2007年全球前5大液晶电视品牌三星、夏普、索尼、飞利浦和LG将销售总计4600万台液晶电视,其中三星、夏普和索尼都将成长为年销量千万台的领导品牌,而飞利浦和LG则预计分别以900万台和700万台紧随其后。

    随着年底临近,我国台湾省面板厂得到的来自上述国际大厂的2007年的液晶面板订单规模也基本浮出水面。日前,台湾省面板业者正式表态,称三星、夏普、索尼和LG都有约50%的面板为自制,其余50%则通过对外采购获得,至于飞利浦,由于降低对LG.Philips LCD(LPL)的持股比重,因此面板对外采购的数量将超过50%。事实上,前5大品牌的外购面板几乎全部被我国台湾省面板厂商所“垄断”,因此2007年友达、奇美和华映等台湾省面板厂也将供应前5大品牌高达50%的液晶面板,具体数量则将超过2300万片。

    分析一下前5大国际品牌的面板供应背景:三星、索尼合资设立的面板厂S-LCD从7代线起步,目前已经拥有两条量产的7代面板生产线,耗资19.44亿美元设立的8代面板生产线也于11月2日举行了封顶仪式(《直逼夏普 S-LCD八代线封顶尺寸创纪录》),S-LCD的两条7代线以切割40英寸和46英寸液晶面板为主,8代线则将52英寸液晶面板作为主力切割目标;夏普位于日本本土三重县的龟山工厂目前拥有一厂和二厂两条量产生产线,一厂为6代线,主要切割30英寸等级的液晶面板,二厂是全球第一条8代线(《相当于两条6代线!夏普8代线本月投产》),主要切割40英寸、46英寸和50英寸液晶面板——采用夏普8代屏的大尺寸液晶电视也已经登陆中国市场(《原厂8代屏登陆 夏普52寸液晶电视开卖》);LG.Philips LCD拥有两条7.5代线,主要切割42英寸和47英寸液晶面板。

 友达光电在我国台湾省最先量产6代液晶面板,在7.5代线同样保持领先

    由此可见,全球前5大液晶电视品牌自身的面板厂都以4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面板作为主力产品,而我国台湾省面板业者的生产线目前以6代线为主,只有友达光电拥有一条7.5代线,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台湾省面板业者向一线国际品牌供应的面板规格将以30英寸等级为主,40英寸等级的大尺寸产品比重相对较低——这也基本符合目前国内市场一线国际品牌的实际情况。

    就国内液晶电视市场而言,价廉物美的32英寸和37英寸液晶电视将在一段时间内占据主流地位,在这一市场区间厮杀的,不仅有长虹、夏新、厦华、海信、海尔、TCL、创维、康佳等本土品牌,也包括三星、索尼、夏普、飞利浦和LG等等国际品牌。在日、韩面板厂逐渐向大尺寸领域迁移的情况下,“台湾屏”似乎已经是中国用户不得不面对、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台湾屏”何其多也,又有谁能分得清楚?

    那么,“台湾屏”到底意味着什么?来自友达、奇美、华映这些台湾省面板大厂的液晶屏到底有什么特色?作为读者和用户的您又有什么看法和感受?欢迎发表您的意见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