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指出,外资品牌在一线城市的销售量与销售额全面超越国产品牌,这在近几年来还是头一次出现。挟领先的品牌和整机成本的控制优势,日韩品牌可能重画国内液晶电视市场版图。
外资品牌使用台湾屏杀价最高降幅超过两成
近期的价格大战主要集中在32英寸和37英寸液晶电视,其中市场上热销的国产32英寸液晶,市场均价从年初的8600元一泻至目前的5000元左右,个别促销机型价格更跌破4000元底线。而价格降幅最大的是国产品牌40英寸液晶电视,从6月份的13379元降至9月的10359元,降幅达23%。
洋品牌也不甘落后,东芝率先将其32英寸液晶从9000余元一举降到6990元,把外资品牌的价格拉下马来。随后,索尼、三星等也跟进将32英寸液晶的最低价位调到了7999元,甚至7000元以内。此外,LG、东芝等品牌的40英寸、42英寸大尺寸液晶也大幅调整价格,最高降幅超过两成。
日韩企业外购液晶屏弥补产能不足属正常现象
其实,部分日韩液晶电视产品采用台湾产液晶屏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并且大部分国产品牌主要以台湾屏为主,也采购少量韩日屏,外资品牌采购少量台湾屏主要供应全球低端系列产品。
三星负责人指出,引进台湾液晶屏属于正常市场采购行为,并不会影响三星对面板技术的研发和质量管理,“三星已经采用了有效措施对外购产品进行监督检测,以保证品质控制”。而此前亦有媒体透露索尼从华映和友达采购了32英寸液晶面板。
明基中国区营销总经理基曾文祺说:“台湾的屏绝对不比韩日的差多少。”针对市场上,部分厂家宣传中所说,使用台湾液晶屏的电视效果没有韩国屏好,已经拥有友达、广辉控股权的明基为台湾液晶屏厂商鸣不平。
“单纯依靠我们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即使开足两条生产线的马力,产能也肯定不够。”三星一位负责人说。她指出,三星液晶电视产品在全球的销量都很高,必然需要外购一部分面板,而三星选择了台湾面板。
据了解,三星SDI拥有7-1和7-2代两条七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主要生产32、40和46英寸面板,最新投资的第八代液晶生产线将于2007年投产,届时将主要发展46、52英寸液晶电视。
DisplaySearch中国区经理张兵表示,台湾友达与奇美由于集中资本进行液晶屏的制造,大大降低了液晶屏的生产成本。导致台湾屏的生产成本大大低于日韩的成本,所以日韩企业采购成本优势更高的台湾屏,将有利于控制产品成本,这是平板电视产业纵向一体化趋势导致的,也是企业正当行为,消费者无需担心台湾屏质量。
“液晶屏产地事件”昭示彩电市场正在发生变革
一直以来外资品牌很少大规模参战,价格体系始终高高在上。
但是,今年以来,市场容量的高速增长与面板的供应不足,直接导致外资品牌迅速调整营销策略,纷纷推出低端液晶系列产品。
对此,厦华新闻发言人魏自力表示:“这次黄金周市场外资品牌的降价风波提醒我们,国内彩电市场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营销、技术、产业链变革,国内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趋向于技术推进,外资注重价格等本土营销策略的应用,在这个新的竞争平台中,国内彩电要获得更强大、持续的竞争力,必须未雨绸缪,在产业链协作、技术开发和创新等基础环节积极做好迎战准备。”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家电课题组负责人陆刃波则认为,液晶屏产地事件的更大意义,在于开启了日韩品牌大规模进军低端液晶电视市场的大门,预示着日韩品牌可能重画国内液晶电视市场版图。
记者观察
用“台湾屏”错了吗?
外资液晶电视使用“台湾屏”的消息一经传出,便震动了整个家电圈子。而有些“十一”期间刚“捡了大便宜”的消费者,更是愤怒地声讨“台湾屏”,舆论几乎是呈一边倒的趋势指责外资品牌液晶电视使用了中国台湾生产的液晶面板。
这个形势倒是颇为怪异,本来作为中国液晶面板产业一大骄傲的台湾屏在此事中竟成为了一个污点。难道,用“台湾屏”错了吗?
对于家电圈内人来说,外资品牌采购“台湾屏”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圈内人应该都清楚,三星索尼的S-LCD厂不切割37英寸规格的面板,那三星37英寸液晶电视自然不可能用的是三星屏。从厂商的角度来看,三星引进台湾屏是对自有液晶面板生产线的一个补充,属于非常正常市场采购行为。何况,目前台湾液晶面板产量属全球第一,在用工成本、规模制造等方面不逊于甚至优于韩国与日本,价格更是占有优势。三星、索尼、LG等世界知名品牌相中性价比都高的“台湾屏”,也是对“台湾屏”品质的一种认可和肯定。
作为消费者,购买了有“中国心”的外资品牌液晶乍一看好像是吃了大亏,但细想之下并非如此。消费者可能并不了解“台湾屏”,只是受舆论和一些厂商导购的误导,认为“台湾屏”不如“韩国屏”,于是免不了有“崇洋媚外”的情绪。然而,一方面“台湾屏”在技术和工艺上与“韩国屏”的差距已经很小了,又更有价格优势。另一方面,以三星为首的外资品牌也表示,即使是用了“台湾屏”,在整机制造过程中依然严把质量关,保证产品品质。对于消费者来说,“台湾屏”液晶在电视品质有保障的情况下,价格比从前低了上千元,也未必是件坏事。毕竟,“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也只是不实际的想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