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南非敲开非洲的大门
“海信在南非最成功的地方应该是坚持品牌战略,虽然创业初期打品牌是非常困难的。”总结起近10年来走过的发展足迹,海信南非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于游海颇有感触。
1993年,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对南非进行了考察,当时南非良好的基础设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融和贸易也非常规范,完全符合国际化标准。海信开始考虑从南非敲开非洲的大门。
于游海介绍说,海信进入南非最初是从贸易开始。1996年注册了海信南非发展有限公司,次年建立了第一条生产线,实行本土化经营。2000年底,海信买下了韩国企业大宇在南非的工厂。之后又从国内引进生产线。现在,海信南非公司拥有员工180人,年生产能力35万台,其中主打产品彩电20万台,DVD播放机10万台。
回忆1998年刚刚来到南非时,于游海坦言,自己虽然不是完全没底,但到底该怎样做不知道。“我们是一步一步地走进来,走一步往前看一步,走的路越长,看得也越远。”
从不把南非员工当外人
一个海外品牌进入陌生的环境后,能否适应本地的水土往往成为生存的关键。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开辟非洲市场的中国企业,海信选择了生产、管理本地化的发展道路。目前,海信南非的销售、市场和售后服务部门的经理都是由当地人担任,部门经理一级,一半以上都是南非本地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和市场接触比较紧密的。
于游海说,进入南非市场,不仅仅需要克服语言问题,好比在中国找到会说英语的人很容易,但要真正能懂得当地语言、文化和民俗并不容易。但是,他认为,中国企业有先天的优势。“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喜欢交朋友,能够以诚相待,这样就能很容易交到朋友。”
南非的人口由黑人、白人及印度人等不同群体组成。海信南非的员工中各种人群都有,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异很大,但中国人能在他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到南非8年了,从来没有感觉到和外国人交朋友是件很困难的事。”于游海说。不管黑人还是白人,如果员工家里有红白喜事、员工过生日、或者他们遇到困难时,海信南非都会去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公司经营和管理的情况也会透明度很高地告诉员工。“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从没把他们当外人。”
用18寸彩电进入家电市场
除了经营、管理的本地化,海信南非凭借市场定位的大众化求得了一方市场。
南非市场的消费人群中,70%是黑人,20%是白人。于游海说,这样的消费构成决定了要让南非市场了解你,必须先让黑人群体了解你。所以创业之初,海信南非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后,制定了相应的营销策略。1998年,18寸彩电在中国国内市场上已基本被淘汰,但18寸彩电却成了海信进入南非市场的金钥匙。
因为当时南非市场上韩国、日本企业生产的20寸彩电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中国品牌以同样或更高的价格进入南非市场,很难分得一份羹,所以海信选择了低价战略,将大批质优价廉的18寸彩电投入市场。
事实证明,海信当初的市场战略是成功的。不仅质优价廉立刻成为了连锁店宣传海信彩电的卖点,而且赢得了南非消费者,尤其是黑人消费群体的口碑。从1998年至今,海信南非的的销量、销售收入和利润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海信已经占据了南非彩电市场的15%。
“亲情牌”援手艾滋孤儿
南非普通民众通过媒体看到海信是什么样的?会不会和中国人眼中的形象有些差距?于游海肯定地说:“不会。海信在南非这么多年,南非人已经没有把海信当成外来品牌了。”
按照于游海的说法,海信能成功融入当地社会,缘由之一就是海信在注重商业利益的同时,成功打出了“亲情牌”。进入南非之初,海信根据自己的实力,联手大型连锁店,开展对当地孤儿院、儿童医院和敬老院等福利机构的援助活动。目前,海信还与南非红十字儿童医院签订了长期的合同。每销售出一台彩电,海信就捐出一块钱,帮助儿童医院修建手术室。南非红十字儿童医院专门给因艾滋病失去父母的儿童提供救助,是南非最大的儿童救治中心之一。捐助活动开始后,南非的舆论反响强烈,当地所有的大型连锁店都加入进来。不管是长期的合作伙伴,还是刚刚起步的连锁店,都表示愿意参与售海信彩电援助艾滋孤儿的活动。正因为如此,海信成为了南非成长速度最快、知名度最高的家电品牌,短短七八年的时间里,从默默无闻成长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不仅如此,依靠大型连锁店网络,海信南非生产的彩电已经销售到南部非洲的大多数国家,如纳米比亚,莱索托,赞比亚。于游海出差经过博兹瓦纳国际机场时,看到机场装修使用的正是海信彩电。于游海对此得出的结论是,海信南非的成功,不仅与海信成功的营销策略有关,而且得益于中国家电行业整体实力和国际形象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