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合资彩电卷入中国价格战国产牌开始虚脱

来源:每日新报 更新日期:2006-10-11 作者:张琦

    在刚刚结束的“十一”黄金周,外资彩电厂家一路狂奔,首次挤进被国产品牌把持的一线阵营。

     来自天津国美系统的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期间,彩电销售额排名前五位的品牌中,三星、东芝分列第一、第二名,其余三席则被国产品牌瓜分。“这个黄金周,合资品牌表现非常突出,此前很长时间以来,彩电销售前三名几乎都被国产品牌垄断,这是洋品牌首次进入”,国美电器彩电负责人蓝洋向记者说。

    其实,黄金周之前就有业内人士预言:合资品牌将成为“十一”彩电市场的主角。据分析,合资品牌后发制人的秘密武器恰是产品和价格。

    目前,东芝已经将全部产品线转移至液晶电视。而今年以来,三星也在液晶电视领域大展拳脚。除了丰富的产品储备,其在“十一”期间还大玩价格戏法。以32英寸液晶电视为例,“十一”期间,三星、东芝直降2000元,由9000元左右跌至7000元以内;40英寸液晶电视也由1.6万元左右滑落至1.2万元附近,价格直逼国产品牌同规格产品。即使并不是市场最敏感的37英寸液晶电视,东芝、日立、飞利浦也纷纷将其产品降入1万元以内。合资品牌如此大规模、大幅度降价实不多见。

    业内观察人士分析,在2006年之前,几乎每一轮价格战的主角都是国产品牌,而且每一轮价格下跌也确实能够带来“轰动效应”。反观合资品牌,很少大规模参战,价格体系也是始终高高在上。但是,今年以来,合资品牌在平板电视领域主动参战的积极性前所未有地高涨。三星、东芝、日立、索尼、飞利浦等一系列外资品牌纷纷脱下高价外衣。

    主流卖场的数据显示,“十一”期间,平板电视已达到彩电整体销售额的90%。目前,外资品牌在平板电视领域尤其是液晶电视上,已开始占据主动位置。经历了无数次价格战洗礼的国产品牌却开始集体“虚脱”。

    “没有一个国内厂家能够在平板电视上赚到钱”,这是今年以来各大彩电厂家负责人提及频率极高的一句话。不可否认,价格战的背后实质是成本战。由于过去几年里频繁爆发价格战,几乎所有的彩电制造商都已经到达了成本边界。

    据了解,下一步如果再进行价格竞争的话,绝大多数彩电企业只有靠牺牲性能和产品质量来换取市场。“国产品牌并不是没有了市场机会,但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合资品牌的后劲儿要超过国产品牌”,业内人士表示。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