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5年商业人物风起云涌,英雄辈出,但正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标准、视角去看“江湖”。中国经济时报推出的2005年十大商业人物是——李彦宏、严介和、傅成玉、张宝全、牛根生、王中军、李焜耀、马云、李开复、柳传志(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经济时报编辑部立足自己“前瞻性”的特点,从经济发展的趋向性和引导性出发,评判、遴选2005年十大商业人物,他们呈现出的特点是民营企业家、高科技创业家居多,不少是跨国并购事件的主导者,在国际经济界产生较大影响,引领行业风潮,启示中国经济极具特点的发展动向。最后,由本报记者对这十个2005年商业人物逐一回顾、评述他们的业绩。
李彦宏:
美国上市书写财富神话
2005年的中国IT业可以说是“百度年”。8月5日,李彦宏于2000年创办的百度公司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首日挂牌,股价飙升逾3倍,在当日的交易中股价最高达到151.21美元,收盘于122.54美元,上涨了354%。这家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商在美国成为一个神话:它创造了“美国股市5年来新上市公司首日涨幅之最、进入美国有史以来上市当天收益最多的股票前10名、在美国上市的国外企业中收益最好者”三大记录。
为此,纳斯达克股市当天的闭市铃由李彦宏按响。在由美国媒体巨头国家广播公司和道琼斯公司共同创办的CNBC历史上,一家公司的CEO在同一天内上镜两次的纪录由李彦宏创造。
而其在上市之后发布的首个财报显示,其第二季度总营收为697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6%;净利润为121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5.5%,令众多投资者热情高涨。
但上市后,李彦宏和百度公司却受到了诸多质疑。不仅股票一直处于下行通道,还有人推出反百度联盟,而许多唱片公司MP3版权方面的责难更是让他难以招架。
虽然无可否认,作为与美国Google分庭抗礼的本土企业,作为中国搜索行业的领军企业,百度在国内目前已经处于领导者的地位。但事实上,百度和李彦宏要走的路还很长。现在,中国的搜索经济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商家的“眼球”:Google正式进入中国、中国搜索获得大额风险投资、搜狐推出搜狗网、雅虎中国回归搜索,就连腾讯、MSN等也要进军中国搜索市场……这一系列事件对百度来说都不是利好,未来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接下来,如何应对来自Google强攻中国、知识产权纠纷、产品创新、市场开拓、资本市场的压力等一系列挑战,将是李彦宏和百度未来所面临的主要课题。
严介和:热衷收购国企
2005年胡润百富榜揭晓,在2004年仅以15亿元名列第66位的严介和,以125亿元身价蹿升至第二富,成为一匹最引人注目的富豪“黑马”,风头甚至盖过首富黄光裕。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坐拥125亿财富的严介和比较陌生,但他所有的太平洋建设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也是惟一一家拥有国家公路和市政工程两个总承包一级资质的民营企业。其下属的企业主要从事公路、市政、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同时涉及机械、新材料、化工、陶瓷、建筑、地产等多个领域。
事实上,直到2002年,这个集团的年产值也不过20亿元,真正令严介和的身价急剧膨胀的是,2005年初开始的一系列对国有企业的并购。到最新一期福布斯财富榜公布的时候,严介和已成功收购了31家国有企业,涉及资产总额达60亿元。
胡润榜对他的评价是:“严介和的异军突起则是因为他的企业能够介入一个相对垄断且符合经济规律的行业——基础建设。”而这也引发了一连串考问:且不说太平洋建设集团最初从事的公路、市政、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壁垒重重,非一般人所能觊觎,仅一年内何以年产值不过20亿元的身家去收购高达60亿元的国有资产?
因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公益性产业,投入高、回收期长,如果年产值20亿元的话,其利润不应超过2亿元。否则的话,就是暴利,与其公益性相违背……各种猜测纷纭。
另一方面,严介和又被誉为国有亏损企业的救世主,他本人在国内不少城市被奉为上宾。
“太平洋没有任何‘原罪’,我们的第一桶金来得非常干净。我们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的东西。”这是严介和对于众多质疑的回应。
在严介和的词典里,“国企”就是“国人企业”,而“私有公用、私营共有、权力公众化、资产社会化”是对“国企”的诠释。其中,摒弃家族制和家族化,“零血缘”、“零情缘”、“零地缘”则是严介和特别强调的管理法则。
傅成玉:操盘“世纪并购”
傅成玉无疑是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明星。2005年6月,中海油发起了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交易:斥资185亿美元与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竞购优尼科。傅成玉一手导演了这次收购大戏。在6月22日正式发出收购要约后的一个多月里,傅成玉和中海油成为全球大多数新闻媒体的关注中心。
而这场并购案在美国乃至全球掀起轩然大波,尤其是刺痛了一些美国国会议员的神经。他们以“可能影响美国国家安全”为由,阻挠中海油对优尼科的并购。迫于当时美国国内愈演愈烈的“威胁国家安全论”,优尼科董事会认为中海油的收购风险太大,所以决定接受雪佛龙公司(中海油竞争对手)加价之后的报价,并推荐给股东大会。至此雪佛龙公司收购优尼科成为定局。
如今这场长达8个月的“世纪并购”尘埃落定,收购优尼科案终告放弃,但此次并购所付出的所有努力,不仅是中国实力公司最为大胆的一次国际并购行动,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资本并购,从而验证了傅成玉“不要以为我们不敢和西方石油巨头们较量”的豪言。
美国《时代》周刊在评选傅成玉成为2005年14位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时,指出:“华盛顿政界人士的反对最终迫使傅成玉放弃了这一收购计划。但他过人的胆识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中国在全球经济领域雄心勃勃的计划将越来越令人难以抗拒。”
张宝全:
转战EVD一波三折
对于张宝全来说,2005年也许既是他最风光的一年,又是他最窝火的一年。不过,这些都与张宝全地产大亨的身份无关,只与EVD有关。
从2月到12月,标准之争的战火弥漫。张宝全一直称中国政府可以有所作为,应该尽快颁布EVD标准和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EVD技术成为国家标准,通过政策支持把中国的碟机力量联合起来,抗击日系碟机在中国的扩张。同时也使HVD这样的过渡性碟机能融入未来中国碟机的标准,为HVD的开发企业和生产企业带来发展动力。
但是,EVD技术提供商北京阜国与张宝全在这场标准之争当中出现了分裂。11月29日,北京阜国低调与英国数字存储领域巨头NME签署“股权交换协议”。英国NME公司以该公司40%的股份和850万美元的现金换取阜国数字60%的股份。该消息曝光后引起轩然大波,引发了此举是否在“出卖EVD国标”的大讨论。
张宝全以EVD产业最大投资人的身份首先跳出来“保卫”EVD国标,炮轰阜国数字在出卖国标,随后张宝全揭露阜国数字通过今典集团的合资公司今典环球挪用资金以及纵容盗版等诸多问题,而且最终将口水战演化升级到法律诉讼层面。
有业界人士认为,经过多年努力后,EVD标准虽然还面临其他标准的竞争,但获利是肯定的。这时候,阜国与张宝全之间为控制EVD标准的PK便浮出了水面。
此前,张宝全一直奔前跑后,事实上成了EVD标准的代言人,这样的事实却让阜国方面极为不爽,毕竟他们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所有人。由此产生分裂甚至抵牾,再正常不过。
牛根生:
借道“超女”营销大赚
“就像核聚变,传媒与资本碰撞在一起,放射出的是比它们简单相加多得多的巨大能量,这是完全值得写进教科书的经典案例。”一位资深乳业人士这样评价“蒙牛酸酸乳”和“超级女声”的绝佳组合。
显然,从2005年3月开始持续到8月的这场全民狂热背后,“超级女声”幕后“大佬”——蒙牛乳业才是最大赢家。数据显示,蒙牛乳业2005年7月8日香港联交所开市价为每股4.88港元,而到“超女”决赛前夕的19日,股价直线飙升,至当日收盘的5.8港元。
2005年8月23日,蒙牛乳业在香港发布了其200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公司上半年营业额由2004年同期的34.73亿元已上升至47.54亿元,其中,蒙牛酸酸乳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0亿元。
据蒙牛集团透露,为购买“超级女声”节目冠名权,蒙牛乳业投入了2800万元。在竞得冠名权后,为了投放“超级女声”标志的公交车体、户外灯箱、平面媒体广告,蒙牛又追加了将近8000万元的投资。总算下来,蒙牛为这个节目提供了超过1亿元的资金支持。
事实上,蒙牛向来善于借助媒体造势。蒙牛产品于1999年4月问世后,5月便与中央电视台签订了第一份广告合同。从2002年至2004年,连续三年,蒙牛都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赞助商、座上宾。而且,蒙牛没有错过任何一个大事件所蕴涵的商机,无论是“神州”五号发射,还是连战、宋楚瑜的大陆“和平之旅”,时时都能看到蒙牛借助传媒之势的市场运作。
牛根生曾经坦言,媒体在现代企业发展、造就品牌过程中,所起到的喉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近十年的品牌建设中,没有一个现代企业品牌发展和媒体没有关系。
王中军:投资影片叫好又叫座
2005年是王中军和华谊的丰收年。其参与投资的《功夫》和《天下无贼》两部电影的国内票房收入分别突破了1.7亿元和1.2亿元,在国产票房过亿的3部影片中占据两席。
《可可西里》、《天下无贼》和《功夫》,再加上买断的香港电影《大事件》,华谊兄弟4部影片的合计票房收入超过3.5亿元,几乎占据华语电影8亿票房的半壁江山。
作为中国最成功的民营电影公司之一——华谊兄弟太合公司的经营者,王中军投资了《可可西里》、《手机》、《寻枪》、《大腕》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在极短的时间内风生水起,声名显赫。尽管其经营的领域涉足汽车、制药、建筑、电影等,而让他声名鹊起、赚得盆盈钵满的却是电影。
2005年,除了继续在电影市场大放异彩,华谊兄弟在音乐市场也获得资本的垂青。日前,中国最大的SP(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之一华友世纪,对华谊兄弟旗下公司华谊兄弟音乐进行超过3500万元的战略性投资。
而其在2005年分别投资2000万美元和1600万美元的两部重头戏:《夜宴》和《墨攻》,令人期待。其中《夜宴》未映先热。据媒体报道,日本最大的电影发行公司之一“Gaga”公司以五百万美金购得《夜宴》的日本版权,据称,这是中国电影最大的一项购买。而据投资方透露,《夜宴》目前在亚洲的版权预售已经收回了一半以上的投资成本,整个海外版权的预售情况超过预期。
李焜耀:
品牌收购“强行起飞”
2005年6月7日,一则重磅新闻在业内得到证实:拥有158年历史的老牌企业西门子,决定出售其手机业务部门,最终买家是仅有21年历史的明基公司,而非传言中的LG、三星或者摩托罗拉。
而且在交易中,明基非但分文未掏,还拿到了西门子一笔价值不菲的“嫁妆”:2.5亿欧元的现金和技术服务、2G到3G的知识产权、全部销售网络、年产能超千万的生产工厂、博士扎堆的手机研发中心。此外,西门子将以5000万欧元购入明基股份,双方还将在电信交换机系统与手机终端解决方案等领域合作,成为经营伙伴。
对于此次收购,李焜耀表示,要争得全球市场前几位的名头和份额,明基必须“强行”起飞。要掌握无线通信业终端的话语权,明基不能没有核心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与拥有专利技术的国际大企业联姻,才能解决明基的发展之困。
据有关统计显示,截至并购之时,西门子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为9%,合并后BenQ手机销售将超过五千万支,成为全球第四大手机品牌。而透过双品牌经营的知名度推升,BenQ将再延续其品牌偏好度到其它产品线如液晶显示器、Joybook、投影机、数字随身听、数字相机等。
李焜耀还表示,为保障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明基不排除继续收购其它全球知名品牌的可能。
马云:主导互联网最大并购
2005年8月11日,马云掌控的阿里巴巴宣布收购雅虎中国旗下全部资产,并享有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无限期独家使用权,同时获其10亿美元投资;雅虎换得阿里巴巴40%的股份。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一起并购案。
11月9日,马云打造下的全新雅虎中国彻底改版、淡出门户,雅虎中国历时7年重回搜索。雅虎中国亮出了雅虎搜索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优势结合“Google+eBay”的营销模式。
至此,阿里巴巴不仅成为中国融资额最大的非上市公司,融资达 2.5 亿美元,而且也成为中国目前市场价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因为雅虎对交易完成后的阿里巴巴估价高达42.5亿美元。
与此同时,交易还使得阿里巴巴成为中国业务最为全面的互联网公司,囊括企业电子商务(阿里巴巴网)、个人电子商务(淘宝网)、网上支付(支付宝)、网络搜索(雅虎中国)以及网络门户(雅虎中国)等业务。
2006年1月19日,据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公布,2005年第四季度,淘宝网累计总交易额GMV继续增长,达到30.3亿人民币。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淘宝网12月份的成交额更是一举突破11亿元人民币大关,而这一数据已经超过淘宝网2005年整个第一季度成交总额。注册用户数方面,淘宝网第四季度增长了385万用户,突破1390万,全年增加了989万注册用户。
马云放言,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明年阿里巴巴上市,到2009年成立十周年的时候,阿里巴巴进入世界500强,实现做一个中国人创办的世界上伟大的公司的梦想。
李开复:
闪电“易主”引发震撼
2005年7月,Google宣布,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已正式加盟Google,任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掌管在华业务。
同月,微软在总部所在地华盛顿州将Google和李开复告上法庭,理由是二者违反了李在加盟微软时签署的非竞争合约及保密条约。随后Google在加州反诉微软,要求法官宣布微软与李开复协议中的竞业禁止条款无效。
7月末,华盛顿州高等法院法官史蒂文发布禁令,禁止李开复在9月6日前在Google从事网络和桌面搜索技术方面的相关的工作。
9月14日,华盛顿州金县高等法院就李开复案作出裁决:李开复可以立即为Google工作,但工作范围将受到限制。并且表示,微软同李开复签署的竞业禁止协议真实有效,因此李开复在Google工作不能涉及他以前在微软参与开发的产品、服务和项目,其中包括与语音、自然语言和搜索技术有关等方面的工作,这一禁令在2006年1月的庭审之前有效。
该裁决同时称,李开复筹备成立Google中国研发中心并不违反竞业禁止协议,但他只能负责在中国招聘人才,而不能制定预算、薪酬标准或者确定Google在中国的研究方向。
9月底,李开复就任Google中国区总裁,并启动全国各大高校巡讲,为Google在华大规模人才招聘活动作势。
12月23日,微软与Google宣布达成和解,纷争偃旗息鼓,但在互联网及媒体上引发的一场关于职业道德的大辩论却经久不息。
柳传志:收购IBMPC
2004年12月8日,柳传志亲自和IBM签下合作协议,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第一台个人电脑的发明者IBM的PC业务,一步迈过世界500强的门槛,坐上了全球PC业的第三把交椅。
但是,并购之初,联想股价下跌20%,质疑重重:近年来频频检讨战略失误的联想哪来足够的国际消化能力?IBM一再亏损巴不得早就割掉的“PC盲肠”,将是联想的“救命稻草”还是“亡命鸡肋”?
而柳传志则分析认为,IBM的PC业务毛利率高达24%,联想的毛利率只有14%。由于IBM成本高,24%的毛利率没钱赚,而联想控制成本的能力很强,所以结合在一起是优势互补。
最终,2005年5月1日联想与IBMPC业务的整合正式开始,双方业务暂行双轨制。8月10日,新联想首次发布并购后的季度业绩:在营收大幅增长的同时,原IBMPC业务也取得了增长。9月30日,其宣布提前8个月进入与IBMPC组织构架的全面整合。
数据显示,整合以来,联想和IBM全球的销量同比提高了10.7%,营业额为480亿港元,同比提高了38.7%,税前盈利10.2亿元,同比提高了62%。
目前,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下辖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从事风险投资业务的联想投资、从事并购投资业务的弘毅投资和从事地产开发经营的融科智地。
“总体而言,联想控股应该是一家金融性的控股公司。”这是柳传志的新定位,而有关资料表明联想控股的愿景则是:致力于成为一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控股公司。更有业界人士认为,柳传志更高的目标瞄准的是摩根、高盛等国际投行。(记者 谢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