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家电课题组《2005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研究报告》最新数据显示,2005全年国内平板电视销售规模达到190万台,在大城市平板电视销售额已经开始超过CRT彩电,预示着中国彩电业新平板时代正式到来。
“报告”预计,2006年国内平板电视需求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整体容量有望达到500万台,其中液晶电视396万台,等离子电视104万台;42英寸以上大尺寸平板电视需求比例逐步提升,总量规模将超过120万台,其中等离子电视占83.3%,液晶电视占16.7%。
去年彩电市场为“标准”所累
在1月10日举行的“2006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发展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面对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的快速增长,制定落实标准的速度远不及市场发展的速度,导致了产业发展的不协调。高清电视已成产业发展的必然,在相关标准迟迟未出的前提下,海信、松下、日立等彩电制造企业本着推动市场良性发展的态度,已经通过企业的市场行为来推进高清电视产业发展。
中国电视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转折阶段,平板显示技术和数字技术带来了彩电产品的全新变革,引领彩电业发展趋势,但在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快速成长之际,由于相应的标准(主要有平板电视标准、数字电视标准、售后服务标准)不完备,给产业良性发展带来诸多隐患。尤其是酝酿数载迟迟不出台的数字电视标准,给国内彩电制造企业快速成长造成了一定挚肘。但以海尔为代表的彩电企业推出“三包六免”平板服务新标准,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很大程度上拉动了行业服务的整体升级。业内专家表示,标准的缺失同样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不便。由于缺乏基本的判断标准与依据,许多消费者在选购时只能听信企业在推广中各种概念、技术上的促销噱头。
国内品牌继续主导市场
据介绍,影响中国国内平板电视市场竞争格局的主体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海信、厦华为代表的传统彩电品牌,抓住了国内平板电视市场发展先机,取得了突出的市场效果。二是以TCL、长虹、海尔、康佳为代表的传统彩电品牌,虽然发力平板市场较晚,但市场份额增长迅速。如海尔彩电就成功复制了海尔在白电领域的成功模式,在大规格平板电视市场份额中占据优势地位,上升势头迅猛。三是外资家电巨头如松下、索尼、夏普等,市场发展初期占据主要份额,但居高不下的价格严重延缓了平板电视的普及,同时也给了中国品牌成长的机会。2005年,国内品牌以超过80%的销量份额,占据中国平板电视市场主导地位。同时,国外品牌已在利用价格作用调整销售策略,力图挽回日益丢失的市场份额。
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王秉科副司长认为,索尼、夏普等纷纷降价,预示着中外品牌新一轮近距离较量的开始,虽然降价举措通常只能换回短期的市场增长,但国外品牌介入价格竞争,反映出国外品牌面对国内品牌强大营销攻势的无助。对于平板电视而言,毕竟价格已不是消费者关注的首要因素,消费者更倾向于品质、画质、外观样式、功能和服务的选择。
连锁渠道助推平板电视普及
“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平板电视销售主要集中在一级城市市场,市场需求集中度在80%以上。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企业在2005年的迅速扩张为平板彩电的销售建立了有效的渠道,为平板电视的普及做出突出贡献。同时,经过2005年市场争夺战,海尔、海信、TCL、长虹等企业开始调整销售策略,二、三级市场开始逐渐启动。
有关专家称,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发展正逐渐趋于成熟化,竞争已提前进入白热化状态,企业创新力将是决定国内平板电视市场未来竞争的关键因素。在经过2005年的市场磨砺之后,只有善于通过技术整合,深度开发从而形成所独有的技术应用于产品的企业才能在残酷的市场中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